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这一片大区域。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形成以及古中国的来源地在哪里呢,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定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
1、汤氏祖籍在河南什么地方?
因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的发祥地应该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有7次迁徙,即商汤时定都毫(今河南商丘县北);至仲丁时,迁都于嚣(今河南荥泽县西南);河禀甲时,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县西);祖乙初时,迁都于耿(今山西河津县南);后再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县);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偃师县西),改国号殷,称为殷商;到武乙时,再迁都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直到纣亡,
因此汤氏再商代就遍布于全国各地,但至秦汉之际,汤姓却主要以古时的中山河范阳两郡所辖之境为其繁衍中心。所以现在全国各地的汤姓人家,应该大多来自此地,汉文帝时,汤隆的玄孙汤得新自开封迁至晋陵(今江苏常州),其子汤璋又徙居交趾(治所再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汤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在福建定居,
2、秦汉时期的河东郡在哪里?是指今天的哪片区域?有何依据?
【河东郡】是秦国在其向东开疆拓土之时所设置的一个【郡级政区】,一开始只是秦国在晋西南的一个【军事区】,最早设置于秦昭襄王时代,秦昭襄王任命的第一任河东郡守叫王稽。秦朝建立前后(秦王政时代),【河东郡】逐步转化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行政区】,并成为秦朝初建时的三十六郡之一,以及秦朝灭亡前的四十八郡之一,
汉承秦制,在很多地名上也沿用了秦朝的地名,【河东郡】也便成为了纵贯两汉四百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以后,【河东郡】在监察方面归【司隶校尉部】(俗称【司州】),【河东郡】与【河内郡】、【河南郡】并称【三河】,与关中平原的【三辅】(京兆府、冯翊郡、扶风郡)并称【三辅三河】,是大汉帝国统治的腹心之地,六郡往往均归【司隶校尉部】监察。
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转化为行政区,自此以后【河东郡】便在行政上彻底隶属于【司州】之下,以上便是秦汉时期【河东郡】的大体流变,那么秦汉的【河东郡】具体包括哪些地方呢?它们又是我们今天的哪里呢?寒鲲根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为您梳理一番:秦汉时期的【河东郡】总体上来说,对应着我们今天的【晋西南地区】(山西省西南部,也被简称为【晋南】)。
它的郡治(郡守驻地、地区中心)位于当时的安邑县(郡治县城正是今天夏县西北的禹王城遗址),它在西汉时期下辖安邑、猗氏、解、蒲坂、汾阴、濩泽、临汾、垣、皮氏、平阳、彘、杨、北屈、襄陵、蒲子、绛、闻喜、端氏、河北、左邑、大阳等21县和若干侯国,它在东汉时期则下辖安邑、左邑、长修、狐讘、骐、杨、平阳、临汾、汾阴、蒲坂、大阳、解、皮氏、闻喜、绛邑、永安、河北、猗氏、垣、襄陵、北屈、蒲子、濩泽、端氏等24县,基本上没有多么大的变化。
对应到的市县地名,秦汉【河东郡】基本上囊括了:临汾市下辖的:临汾市区、霍州市、洪洞县、汾西县、隰县、永和县、吉县、大宁县、乡宁县、蒲县、浮山县、襄汾县、侯马市、翼城县、曲沃县运城市下辖的:运城市区、夏县、永济市、河津市、稷山县、新绛县、绛县、闻喜县、临猗县、万荣县、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晋城市下辖的:阳城县、沁水县见下图以上便是秦汉时期【河东郡】的基本情况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的话,一定要点赞支持哦,
3、河南人的起源是哪里?
河南,黄河之南,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四通八达,俨然就是中国的心脏。关于河南人的起源,这个要从考古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的角度去看待,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看,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形成以及古中国的来源地在哪里呢?就是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这一片大区域,先秦时期河南这里都已经很发达了,有一句话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农业文明在这里已经遥遥领先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