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接近尾声,这些年,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只出不进,自然减员,出现了很多空缺岗位,又没有人可用的局面。聘用制雇员,将是未来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普遍采用的一种用人方式,特别是事业单位因为不享受车补等待遇,现在能给予的福利加起来也就四项。
1、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怎么样?
十八大以来规范津补贴后,机关事业单位已经不允许发放各种超范围津补贴,所谓的福利待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事业单位因为不享受车补等待遇,现在能给予的福利加起来也就四项,工会福利每年按人头定额以实物发放。以本地为例,2018年以前每人每年是1500元,2019年以后涨到了2100元,由各单位自行从工会经费中支出,购买油米等实物发放,
出于便利考虑,各单位基本上都是以发放票据的方式替代,限定金额由职工自行到指定地点领取。不过票据不能出现代金券或购物券的字样,有的年终一次性发放,有的分节假日发放,比如元旦发200元、春节发800元、中秋发600元、国庆发500元,凑齐2100元发放给个人。相关补贴比如餐补,很多事业单位是有这项福利的,标准大概每人每月三四百元,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直接打入饭卡供就餐时使用,如果是大院食堂,食堂内的超市也可以刷卡用来购买其他物品,但金额用完即止,
还有物业补贴,每人每月100-200元之间,视地方实际而定,每月或分季度直接打入工资卡。以前还有通讯补贴、高温补贴、烤火费等,现在好像很多地方都取消了,或者只发公务员,绩效工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月扣除30%绩效后,一般会在年底或分月、季度作为绩效工资返还个人。一些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高校,除了这部分收入外,单位还会根据自身经营实际给予一定的补充绩效,金额几百到几千不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种福利,
2、事业单位雇员有无编制?
不占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单位雇员,三个特征:工资待遇参照编制内职工同岗位标准,做到同工同酬;日常管理参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岗位进行管理;违约解除或者终止聘用关系,补偿标准等又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办理,聘用制雇员,将是未来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普遍采用的一种用人方式。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接近尾声,这些年,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只出不进,自然减员,出现了很多空缺岗位,又没有人可用的局面,
为了解决用人问题,既不需要占用编制,又能完成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职责,只需要解决经费就可以。聘用制雇员出现了,迎合了这个需求,体现了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可以走向社会化方向,面向社会招聘非体制编制内人员,完成原编制内人员的岗位职责,这类岗位主要是技术性和特殊人才的较多,如果,事业单位进一步缩编,聘用制雇员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技术性岗位了,其他岗位也可能实行雇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