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四川对诸葛亮的评价,莫过于乾隆帝和苏东坡对孔明的评价,有很多历史名家评的诸葛亮,无凝对四川、乃至全中国都无不产生深远的影响,襄阳和南阳在当时都属于荆州,诸葛亮又经常去荆州晃悠,所以似乎和襄阳那边的关系也很密切。
1、诸葛亮是哪里人?他的故居到底在哪?
诸葛亮的老家在哪里?襄阳和南阳争得不可开交,临沂也要过来插上一脚。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句话叫做:“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老家在南阳。既然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是人物,还是来看《三国志》中怎么说的吧,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了一本叫做《汉晋春秋》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是:“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这句话好像说的很明白了,那襄阳和南阳之争来自于哪里呢?因为邓县虽然属于南阳的行政区划,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正好处于南阳和襄阳的中间,而且襄阳和南阳在当时都属于荆州,诸葛亮又经常去荆州晃悠,所以似乎和襄阳那边的关系也很密切。后来行政区划修改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旅游经济,一个名人会给一个地方带来非常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财富,
而这个时候,南阳和邓县属于河南,襄阳则属于湖北。所以争执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山东临沂为什么又在这场争执中插了一脚呢?因为诸葛亮的家族本来是琅琊有名的大家族,而古之琅琊正是今天山东临沂地区。再加上后来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有学者干脆认为武乡应该是罕见时期琅琊下属的一个县,这样来看人家封地都在那儿,还能不是那儿人吗?。
2、诸葛亮在四川的评价如何?在国外呢?
谢邀:四川对诸葛亮的评价,莫过于乾隆帝和苏东坡对孔明的评价,乾隆帝主要提到了诸葛的中贞,事心躬亲,志死不逾。无私便无畏,而后清明,法度严明,取法有理,百姓不怨,而苏东坡则对孔明的能力、才能作了全方位的概括,即:密如鬼神,疾如风雷。进不可挡,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
人也?神也?仙也?苏轼对诸葛亮的才能描绘是一般人不可具备和享有的,这对四川人民的影响也是极深的,还有很多历史名家评的诸葛亮,无凝对四川、乃至全中国都无不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对于世界来说,也只能根据中国的史料及有关对他的评价而去感觉,或再评价,总之,诸葛亮既是乱世英雄,又是识治能臣,既是忠善表率,又是法制高手,既神鬼莫测,又是实际设计高手。
3、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从建筑风格来看蒙古族元素浓厚典型的是诸葛亮草庐和蒙古包无异,所谓卧龙岗十景完全照搬隆中十景建造的。说卧龙岗武侯祠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元代以前卧龙岗叫八里岗,卧龙岗这个名称应该是建武侯祠后改的,
二是历朝历代南阳府志均承认并记载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并非卧龙岗。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四是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玄带诸葛亮到荆州治所襄阳投靠刘表并没说去宛城,五是诸葛亮躬耕那十年刘表并没有实际控制宛城,而宛城又战事不断不适合隐居躬耕,若躬耕宛城也失去依附刘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