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果仅仅只有荆州五郡之地,肯定是坐以待毙,无法与曹操和孙权相抗衡,但刘备不取益州可以腾出时间来做下一步的发展,我认为刘备只要战略正确,用人得当,荆州不会丢,刘备仍会成为一方势力,与曹魏、东吴鼎足而立。刘备不取益州,专心发展巩固荆州,荆州还会不会丢了。
1、刘备如果让诸葛亮镇守荆州,荆州会丢吗?大家有何看法?
荆州如果有诸葛亮在,不但不会丢失,有可能还会让蜀汉在荆州有进一步发展。既然这是假设诸葛亮镇守荆州,那不如从刘备入蜀,假设没有调走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和赵云,再加马良随后入蜀的假设算起,刘备入蜀,拿下益州,准备攻打汉中,孙权就来讨荆州了,刘备回复孙权,等拿下凉州再说吧,孙权大怒。孙权于是派吕蒙带领二万人夺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其实,这蜀汉三郡之中,也是有“硬骨头”的,比如零陵的郝普,吴军一直没攻下来。而此时刘备才从益州到达公安,命令关羽率三万人在益阳,和鲁肃军对峙,吕蒙诱骗郝普说,刘备被夏侯渊包围,关羽还在南郡,这才诱骗郝投降。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备和关羽对东吴的行动反应太慢,诸葛亮鞭长莫及,假如,诸葛亮在荆州,又是荆州本土士人,便于收集消息,再加上诸葛亮对东吴的了解,也许零陵郡和郝普,未必会归吴。
如果,反应再快点,也许三郡都不会失,那么,湘水分界的商议,局面完全不同。试想,你主动打下来的和我主动给你的,哪个政治效果大?自然是,刘备方主动割让江夏,长沙,桂阳给东吴,作为政治利益交换,那么孙权方面进一步夺取南郡,武陵等的欲望和说服力就没有那么强了,刘备也一样可以大摇大摆夺取汉中,(湘水分界)退一步说,假如诸葛亮在东吴夺取三郡之事,也是反应迟钝,那么湘水分界后,关羽发起的“襄樊之战”,有诸葛亮在,那肯定也是顺利很多。
不说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单治理水平对诸葛亮来说,是强项了吧,由诸葛亮坐镇荆州,在调配糜芳和博士仁等人,自然要比关羽“粗暴管理”要高明很多。所以,关羽北伐,在诸葛亮在,足衣足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糜芳,博士仁也不会反叛,毕竟诸葛亮的情商也高。糜芳和博士仁面对诸葛亮,是和面对关羽有着根本区别,因此,诸葛亮镇守南郡,关羽挥师北伐,是比较合理的搭配。
另外,吕蒙,陆逊等人能够欺骗关羽,让关羽对东吴有轻敌之心,关羽能上当,但是诸葛亮可不是那么好欺骗的。再说南郡江陵城防坚固,当年周瑜打了一年,还有张飞的帮助才拿下来,那么,如果江陵城中主事是诸葛亮,不是糜芳,即使是东吴强攻,短时间内是攻不下江陵城的。江陵不失,关羽就算被徐晃的援军打败,也不会因为家属在江陵,而让士兵们离散,
所以,诸葛亮再,起码保证关羽最多不过是一时之败,而不是全军覆没,军败身死。刘备也不会失去理智,盲目发起夷陵之战了,(南郡江陵是控制荆州的必争之地)不过,由于南郡在长江是中上游,确实对孙权构成了威胁,蜀汉要从荆州北伐,是一定要顾及东吴掣肘的,这点作为政治家诸葛亮也清楚。所以,三国依然会鼎立一段时间,如果蜀汉采取荆州集团重在防守吴国和骚扰魏国,北伐重点放在出汉中,夺关凉之地,那么蜀汉的局势将会很大的变数,这也暗合当年刘邦夺取天下之路,
2、如果刘备舍弃荆州,先夺取陇西,之后会怎样?
这是完全不同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很有实际意义。陇西在哪?东汉末期,陇西属凉州刺史部,置陇西郡,下辖10县,治所狄道,位置在长安以西,渭水上游,河西走廊以南,祁山西北,诸葛亮北伐出祁山首先面对武都、天水、南安三郡,紧换着靠西边的就是陇西郡,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得汉中后,进位汉中王,势力达到巅峰,蜀汉政权面临下一步战略诀择,众所周知,接下来刘备令孟达、刘封夺取上庸郡,然后关羽就开始北伐襄樊,意图拿下进入中原的门户重镇:襄阳和樊城。
刘备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夺取襄樊、打通汉水,为下一步进攻曹魏做准备,至于下一步是按隆中对中所说,分两路进攻曹魏还是别的意图?现在显然不知道,不过既然准备夺取襄樊,兵分两路肯定是首选,诸葛亮也好,刘备也好,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在进攻曹魏的同时,孙权怎么办?没有永运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形势变化时,朋友随时会变成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