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共有七家,分别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2015年9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超算中心”)管理权移交中山大学,纳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
1、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将赋予郑州怎样的超级力量?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截至2019年,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共有七家,分别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郑州中心2019年5月14日,据河南省科技厅处所知,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筹建,成为全国第7家批复建设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后批复筹建的首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拟依托郑州大学建设运营,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建设完成,中心将配备技术先进、自主可控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0Pflops(1Pflops等于每秒一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存储容量100P,力争计算能力排名进入国际同期前10名,随着国家扶持中原的战略实施,郑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国家自然在其他方面给予了中原更大的合作空间,现在的郑州虽然在各方面还没有超一线城市那么发达,但基于河南的人口基数,随着教育程度的逐步加深、加强,相信未来郑州一定会越来越强。
2、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怎么样?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15年6月,由学校整合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学院、超级计算学院以及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计算数学方向(部分人员)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组建,2015年12月,学校将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划归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和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调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6年4月,学校将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学生划归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2015年9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超算中心”)管理权移交中山大学,纳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建立起一个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依托,涵盖高层次人才培养、软件技术研发和支撑、面向产业和科研的高水平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2015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签约,项目以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平台,依托中山大学管理,学校随后筹建“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后将挂靠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由此,学院形成“一院两中心”的发展格局,与“广州超算中心”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实现一体化运行,互相支撑、共同发展,
同时,学院将围绕超算的行业应用和科研方向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支撑广州超算中心的应用推广和服务拓展。学院将坚持面向学术前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发展战略,按照学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部署,推动学术和科研的发展;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和计算与数据分析处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