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 > 银川市 > 须弥山,大话2的须弥山是干什么的

须弥山,大话2的须弥山是干什么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0 19:18:58 编辑:银川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大话2的须弥山是干什么的

须弥山是被修罗打死后系统会把你送那去的你要找到一个疯老头和他赌上几把,赢了就能出来.要是输了多赌几把,总有你赢的时候.

大话2的须弥山是干什么的

2,须弥山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须弥山(梵语: Sumeru),又译为苏迷嚧、苏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由来),后为佛教所采用。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据《佛学小辞典》记载: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时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时期,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万)字山”,相传有本教的360位神灵居住在此。本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此山为降落之处。在公元前5至6世纪兴起的耆那教中,岗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

须弥山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3,须弥山在哪

须弥山(梵语: Sumeru),又译为蘇迷嚧、蘇迷卢山、弥楼山,意思是宝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古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位于一小世界的中央(一千个一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世界),后为佛教所采用。

须弥山在哪

4,佛教说的须弥山有多高

佛教说的须弥山有84000由旬高。须弥山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传说在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扩展资料: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须弥山

5,佛经中须弥山是什么样的

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百度:须弥山图片
须弥山位于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而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科学所说的星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说须弥山就是黑洞,那不确定,至少仅仅是一家之说。国外宇宙学家猜测在星系的中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正是这个黑洞使一个庞大的星系围绕它转动。但这些只是猜测,目前连广义黑洞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那么,我们学佛人,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些呢?我觉得不一定要把佛教的宇宙观、佛经中出现的名称与现代宇宙学、高能物理学、天文学的概念去一一对应。因为,佛陀说法的特点是,顺应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特色和科技水平。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模糊处理。况且,佛教的核心在于修心。

6,佛教中须弥山出自哪部经

很多佛经都记载了须弥山。 《起世经》对须弥山介绍得比较具体,从《起世经》的经文对须弥山的描述,都是“七宝合成”,由此可知,须弥山不在地球上,非人类可以看到。 以下是《起世经》介绍须弥山的一段经文: ……须弥山王。下入海水。八万四千由旬。上出海水。亦八万四千由旬。须弥山王。其底平正。下根连住大金轮上。诸比丘。须弥山王。在大海中。下狭上阔。渐渐宽大。端直不曲。大身牢固。佳妙殊特。最胜可观。四宝合成。所谓金银琉璃颇梨。须弥山上。生种种树。其树郁茂。出种种香。其香远熏。遍满诸山。多众圣贤。最大威德。胜妙天神之所止住。诸比丘。须弥山王。上分有峰。四面挺出。曲临海上。各高七百由旬。殊妙可爱。七宝合成。所谓金银琉璃颇梨真珠车磲玛瑙之所庄挍。诸比丘。须弥山下。别有三级。诸神住处。其最下级。纵广正等。六十由旬。七重墙院。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复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绕。端严可爱。其树皆以金、银、琉璃、颇梨、赤珠、车磲、玛瑙七宝所成……

7,须弥山是什么

“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 同时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
须弥山 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由于中国所受佛教的影响深远,这里便再介绍一下位于银川的同名的须弥山: 须弥山是一处拥有一百多座石窟的风景胜地。它位于银川市东南320公里的六盘山北端,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这一带关山对峙,峡口逼仄,深沟险壑,奇峰高耸。古时,山下的寺口子河被称为石门水,水上曾设石门关,成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孔道,也是中原汉王朝与西域各少数民族争战与修好的重要关防。如今,关址已当然无存,但分布在八座山崖上的石窟,仍然焕发着艺术的光辉。
须弥山在佛教中是指宝山。作者这么说应该是为了突现诛仙剑的珍贵。封神中诛仙剑的主人是通天教主与佛教并无关系。而道教中也没有关于须弥山的
华译妙高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

8,须弥山是在哪里

须弥山,是佛境界中的宇宙之域,并非凡间,映象境界则在天下人间高原群山中,这是古老佛文献研究出来的结果。尤其要讲,与网上个别史盲误传不同,“须弥”源于象雄文明的宗教文化,即佛教源头,同佛教一样,“须弥山”与印度没丝毫源头关系,印度尼泊尔学者早就明确这点。须弥山又被称为“蘇迷嚧、蘇迷卢山、弥楼山”,这样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也就是想表达这座山的妙,而这是佛教文化中的宝山,又被叫做妙光山。说法一:须弥山就是珠穆朗玛峰。按照经典中的描述,须弥山北方应是北俱卢州,那里的人福报最大,人寿1000岁,无有空者。在珠穆朗玛峰的北面是中国的西藏(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尼泊尔与中国的交接处),在往北是新疆、俄罗斯。这些地区的人的寿命与福报与北俱卢州的人相去甚远,其它各州的描述也不符。因此,珠穆朗玛峰四周并不符合须弥山四方各大州的情况。法二:须弥山就是雪山——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主峰,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冈底斯山也是四大河流的源头。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河,一条是向西和向北奔流的象泉河和狮泉河,最后都汇入印度河。一条是向东流淌的马泉河,最后变成汹涌的雅鲁藏布江。冈底斯山不仅是苯教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教大自在天派的发源地。诸如苯教、印度教、耆那教、祆教皆属一个源头,最早都起源于冈底斯山。冈仁波齐被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峰形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着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

9,须弥山指宇宙中的什么

须弥山是佛教寓指世界的不同层次。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须弥山上一朵莲花上发生的故事罢了。
用现代科学解释可能就是指宇宙黑洞在佛教它是一座圣山,山顶住着帝释天,日月都在其半山腰围着他转,在山脚的东南西北分为是四大部洲围着他转,山上还住着四大天王。其实须弥山也是一座功山,也就是功德山,当你的现实功德有很多的时候,就能在禅定中看见须弥山,但要是功德少的话就看不见。与昆仑山一样,昆仑山也是功山,现在地图上的昆仑山并不是真正的昆仑山。阿弥陀佛
须弥山不是凡夫现量可见的。例如饿鬼见水为脓血,地狱见水为猛火,天人见水为甘露或琉璃须弥山也是阿罗汉或者天人才能现量见到的。
须弥山在西藏阿里地区藏语名称“冈仁波钦”地图上有。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好这“须弥山”,又叫妙高山。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比高,所以称“高”。又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所以得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海之四方。这就是须弥山。佛教常以须弥山来比喻很大。南无阿弥陀佛
存在的。须弥山是银河系的中心——黑洞。  已故着名佛教人士黄念祖老居士就曾说过,当今天文学家观察到银河系中心是个黑洞,这很像佛教中的须弥山。

10,佛说须弥山句义出自哪里

1、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释义:人若想修成正果,到达觉者的大智慧之境,则要选择一个幽静闲适的去处,修行自己的内心,将心安住在诸法之上,不为所起也不为所动,如此便如同一座雄伟的高山一样。须弥山的意思是山中之王。2、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释义:芸芸众生沉沦凡世,令慧根变得愚钝,只痴迷于欲望所带来的欢乐,导致慧眼盲目。意思是说,世人受俗世很多不良因素感染,而失去真正的分辨能力,反而将一些错误的追求当做是正确的奋斗。3、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若人恶骂, 口则闭塞。释义:修行佛法的益处是使兵刃不能伤,使毒不能侵害,若人口出恶言谩骂,也勿要反唇相讥。因为佛法是劝人向善的法门,能普度感化众生,从而使人们放下屠刀,不互相伤害。有人出言谩骂,不要为此气氛,这只是因为对佛法的修为还未感染到对方。4、贩肉自活, 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亲近。释义:通过杀生贩卖肉食的和通过鄙陋手段出卖女色的,像这两种人不要接近。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人畜皆是生灵,都应该是平等的,谁也无权决定对方的生死,所以伤害性命之人绝非善类。万恶淫为首,通过经营女色交易为生的人,更是无耻之徒,也应该远离。扩展内容:流布历史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它是问世很早的大乘经典。在《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等经中提到它的名字,《大智度论》等论里曾引用其文,世亲为之撰写了《优婆提舍》(论议,亲传,口诀。有二汉译)。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曾长时期广泛地流行。迄今已发现了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梵文写本四十余种。

11,西游记中的须弥山是否真存在

神话伴随中国文化不断传承,仙佛的传说更是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你如果要问须弥山,是不是存在的?我只能说,如果你说的西游记中描述的须弥山,那么现在没发现。但是现在也存在着很多打着须弥山旗号的山,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一般佛教徒认为的须弥山有两个地方,要么就是珠穆朗玛峰,要不就是冈仁波齐。两个地方也不知道,哪个是西游记中所描述的须弥山,西游记描述的须弥山在北方,按理说应该是珠穆朗玛峰没错,珠穆朗玛峰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神秘。但是珠穆朗玛峰周围的环境与经典中描述须弥山周围的环境不一样,所以也无法完全确定。有的人认为,冈仁波齐是佛教的发源地,发源地肯定就是须弥山。这种说法听起来也没问题。一般发源地都会被神话,不出意外的话,冈仁波齐是须弥山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现在确实也有不少信徒,朝圣就前往冈仁波齐。甚至还有,索达吉堪布讲解须弥山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实有的,它与现在的地球处于两个维度或者是另外一个平面,他们在一起,但又不在一个平面。这种说法的真与假现在无法确定,感觉很玄乎。这些个说法,都是说须弥山是存在的。啊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须弥山不存在。说须弥山是一种精神境界,只要好好修炼,就能达到须弥山。至于真相到底是怎样,我个人傻傻分不清楚。所以现在只能说西游记中的须弥山在现实中应该是不存在的,至少并没有发现。
西游记中的须弥山肯定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真实存在的话,现在我们现实肯定也有,毕竟那就是神话小说里杜撰的一个山名。
个人认为是杜撰的,并没有真实存在,或许只是作者写的时候写出来了一个山名而已。
须弥山可以看作是:维希奴神(因为供奉她) 吴哥窟,一个提供心灵慰藉的宗教中心。建立这座伟大寺庙的高棉国王是神勇善战的苏利亚瓦尔曼二世。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拓疆土, 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但他最伟大的贡献还是成就了吴哥窟。 吴哥窟当初是为了供奉兴都教的维希奴神。 吴哥窟依据兴都教的世界观而建。据说,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这便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了。 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这里指的便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了。
《西游记》中的须弥山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自己杜撰的一座山。历史上根本没有相关的记载。

12,佛经上讲的须弥山是什么意思

须弥山 意思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供油灯,供油灯是很重要的,大家知道在天上有一座须弥山, 如果点亮一盏油灯之后,就像天上的一座须弥山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供香上面香灰卷起来的很少,而油灯每天可以有莲花。家里供菩萨,如果不供油灯,是不行的,因为油灯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大,灯里面的油,像大海里的水一样多,所以点灯油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添加油,最好每天添一点油,常添油增加智慧,眼睛也会好。很多人不会添油,我给你们讲一个人生道理,尤如:两人一起喝 茶,你一会儿给人家添一点水,一会儿给人家添一点茶,你们说人家开心吗? 人家是不是很谢谢你?油灯也是这样,经常给佛菩萨添油,你的心胸会像大海般的宽广,如果有任何的杂念都是要多供油灯,多加油。中 国人讲孝,讲礼,菩萨讲礼仪,菩萨让我们众生尊重长辈,看见年纪比自己大的,要象你的父母亲一样。 儒家也讲的是孝敬,哪一点与佛教没有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中 国 会这么快传承下来,并成为了我们 中 国的一个主要的宗 教。修心修行就是讲孝敬的一种,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心修行,要好好的检 查自己,是不是在造业?现在有些人嘴上说修,但实际上没有好好的修,每天造业。如果不好好修,并有贪瞋痴的人一定会在六道中轮回的。如果一个人贪名,贪 财,贪色,一定会轮回在六道之中。师父告诉你们,在现在的这个世界里,因贪瞋痴,而要六道轮回的占近80%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的梦很可怕,虽然在现实中并不是那么可怕,但恶 梦每天都做因为他在地府的时间很长,并已在地府受阴罪,所以在人间阴间接收苦难的时候会感觉很长,但是享福的时候,或开心的时候就感觉很短。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梦幻苦海的世界里,我们的业障犹如鲨鱼一样,同时与我们在苦海里,而这个鲨鱼尾紧随着盯住我们咬,这就是业障,是过去的业障在盯住我们咬,追着不放,而你拼命的游,还是被他追上了,好不容易来了一只普度之船,有菩萨来救你们了,你刚刚往船上爬的时候,(也就是你刚刚学佛的时候,知道为什么学佛的时候,身上会感觉痛吗? 为什么会有东西来搞你呢?) 因为你刚刚爬上船的时候,这个鲨鱼会咬着你的腿不放,要把你拖下水,你罪恶的业障就是这样的,不让你跑,追着你,很多人爬到一半被鲨鱼一拉,又掉进苦海之中了,所以你们想想看一个人的业障是如此之重,自己根本不能控 制,就算已经上了船了都会被你的业障拖下去,明白了吗?修行人不能有贪念,瞋念,和各种欲 望。修行的人,就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崇拜者(佛弟 子),或自己就是菩萨。如果你还愚痴,还有贪念,还有瞋念,那就说明你根本没有修心,师父把这话反过来给你们讲,你们可以问“什么叫没有修心的人?”,没有修心的人就是没有改掉自己身上的贪瞋痴。什么叫愚痴? 连佛法都不相信的人,就是愚痴。愚痴的人就很难救,很难度 化他们,俗称:无缘。如果一个人不修心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就是和一般动物一样的活着。如果不把自己的名利淡薄,不把自己的欲 望淡薄,是修不好心的。不要以为欲 望就是男女之事,欲 望是全方位的,如食欲,财欲等都是欲 望,有些人把钱看得比命重要。师父在这里给你们讲的是淡薄名利,什么是淡薄?是把什么名利都看得淡一点,薄一点。另外要修心求解脱,解脱就是放下,放下名利思想,你才能解脱。如果不能解脱自己的人就是放不下。解脱讲讲容易,就像一条锁链绑住你,你要靠自身的力量来解脱。比如,西游记里孙悟空被人家(妖魔)捆绑起来了,当时孙悟空为了解脱,他一变,就变小了,而那些锁链就全部松掉了。从这个道理上讲给你们听,锁链把这个人捆住,它是有一个范围的,范畴的。比如今天我要让你生气,我知道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这条就是锁链。如果你把自己缩小了,把自己看的小一点,不在乎这件事,你就会把这条锁链解脱掉,这就是智慧。比如,有人告诉你说:“你知道吗?你的先生在外面做坏事”。当你听到这个事情后应该怎么解脱呢?首先把自己看的小一点,我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很渺小的,也许是因为我不好才造成的,如果先生真的做了坏事,我会去劝说他,告诉他道理,让他明白因果,尽量把自己看的渺小一点,把自己缩小,想想自己过去也做错过事情,就原谅原谅他吧,你越缩小自己,这条锁链就松开了,脱离了,你就解脱了。如果你去生气,感觉不能忍受了,就会发 怒,越发 怒这条锁链就把你捆绑的越紧。明白了吗? 记住看人家不好时,尽量多想想自己,才能修成正果,才能见性,就是当你在精神上想通了,你就是解脱了,证 悟了佛性,你才能算是修成正果,才能见到你自己的本性,你的良心。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供油灯,供油灯是很重要的,大家知道在天上有一座须弥山, 如果点亮一盏油灯之后,就像天上的一座须弥山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供香上面香灰卷起来的很少,而油灯每天可以有莲花。家里供菩萨,如果不供油灯,是不行的,因为油灯如须弥山一样的高大,灯里面的油,像大海里的水一样多,所以点灯油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添加油,最好每天添一点油,常添油增加智慧,眼睛也会好。很多人不会添油,我给你们讲一个人生道理,尤如:两人一起喝 茶,你一会儿给人家添一点水,一会儿给人家添一点茶,你们说人家开心吗? 人家是不是很谢谢你?油灯也是这样,经常给佛菩萨添油,你的心胸会像大海般的宽广,如果有任何的杂念都是要多供油灯,多加油。师父下次再给大家,继续说。

13,须弥山是什么意思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相传此山有七山七海绕其四周,入水八万由旬,出于水上高八万由旬,纵广之量亦同。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由四宝所成,北面为黄金、东面为白银、南面为琉璃、西面为颇梨。而须弥山四方的虚空色,也由这些宝物所反映。七金山与须弥山间的七海(内海),充满八功德水,七金山外隔着碱海(外海)有铁围山,碱海中有郁单越(北)、弗婆提(东)、阎浮提(南)、瞿耶尼(西)四大洲,此即所谓的“须弥四洲”。 在上列诸山中,须弥山及七金山皆为方形,只有铁围山是圆形。以上九山、八海由三轮所支持。风轮在最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由旬。其上有水轮。水轮上部则凝结成金轮。水、金二轮深度共达十一亿二万由旬,下方八亿由旬是水轮。而两轮之广,直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最初,由于有情业增上力,风轮生,依止于虚空,又依有情之业力,大云雨起,澍风轮上,积为水轮,又因业力风起,击水,上部结为金轮。这是有情的依处,即器世间,住在此间的有情有天、人、阿修罗等六趣。 诸天中有地居天、空居天之别,六欲天中的忉利、四王二天属地居天位,忉利天位于须弥山顶上。四王天位于须弥山的第四层级。又须弥山的第三层级以下,有四王天的眷属夜叉神止住,住第三层的称为恒憍,住第二层的称为持鬘,住初层的称为坚手。七金山以及日轮、月轮的宫殿内,也有四王天的眷属止住。六欲天(欲界)上面有色界四禅十六天,其上更有无色界四天。依上述三轮的支持,由九山、八海、四洲构成的国土,称为一世界或一须弥世界。一千个须弥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倍的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由于有小中大的区别,所以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一佛的化境。此世界乃是为六趣二十五有界的有情作依止,相对于有情世间,而称为器世间。 在六趣中,地狱(奈落)在南阎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万由旬间,有等活地狱至无间地狱的八热地狱。其眷属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位在各地狱的四门。又,八寒地狱亦在其附近,南阎浮洲以及东西二洲,也有孤地狱散布。一说地狱趣在大铁围山间。其次,饿鬼趣除居其本处南阎浮洲下五百由旬外,也散住于人天间。畜生趣以大海中为本处,而遍在诸趣中。阿修罗趣以须弥山麓与须弥海为本处,又遍在各处,以和忉利、四王二天战斗为事。人趣居四大洲及其眷属八洲,但南洲所属的遮末罗洲,是罗刹的住处。四王、憍利等六欲天,及色界、无色界都是天趣的住处。
须弥山王就是指须弥山,因为它在所有的山里面最大最高,所以称它“山王”,并不是”住在须弥山上面的大王“。佛常用须弥山或须弥山王来做比喻,表示一个事物大到极点,大到不能再大了。 须弥山据说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须弥楼,汉译妙高山。 佛经说须弥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

14,佛经中说的四大部洲以及须弥山是宇宙中的哪里

首先上结论:就在太阳系啦! 要了解印度的宇宙观,要看吠陀和佛教经典《世纪经》等等。《世纪经》有四个翻译成中文的版本,内容基本差不多,《世纪经》、《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 古印度的吠陀保存有不少上古的知识,是那些往返于星际的天神传下的,涉及到不少我们现在还搞不清楚的星际高科技,不过流传太久了,加上宗教的扭曲,描述上变的莫名其妙,所以我们先把宗教的描述放到一边,只提取关键点。 一、我们所在的是婆娑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平的圆盘,中心是“须弥山”,一个巨大的长柱形,两头大,中间小,呈漏斗形。 所谓的“平的圆盘”指的是行星盘,而“须弥山”指的是磁场模型的部分,一个星系就是一个立体旋涡,所流者非是水,而是虚空(等离子体),自然呈漏斗形。 二、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也有说九大山)、八大海,依此交替排列,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 说白了,就是太阳星系图。在上古,山指代星球,海指代虚空(星尘大海),非古印度一家如此,人类上古大都如此,中国的不周山、昆仑山,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众神之山等,都指的是星球。你们用这个去解读,方能了解上古神话的真义,那是真实的人类历史。 三、“须弥山”四方各有“四大洲”,《佛经》称为:东胜神洲、北俱卢洲、阎浮提(南赡部洲)、西牛贺洲。除四大部洲之外,有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铁围山有大小之分,小铁围山包围着“四大洲”,大铁围山包围着“八山八海”。小铁围山和大铁围山中间这个区域,日月照耀不到,是完全黑暗的。传说中的地狱在这个区域。“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 小铁围山对应是太阳系小行星带,铁围山包围的四大洲对就是太阳系小行星带圈内的四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大铁围山对应是太阳系柯伊伯带(或许包括奥尔特星云),所谓的八山就是太阳系八大星系,其中阎浮提(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此一小世界被称为“须弥世界”,相当于一个“太阳系”。 木星的光照程度只有地球的三十分之一,土星为八十分之一,天王星甚至达到三百分之一,而离太阳最远的那些星体,如1845年发现的海王星,光照程度只有地球的九百分之一。 四、古印度人设想的“七山七水”的精确的尺寸: “七金山”高度与“七海水”的宽度如下(单位是“由旬”):双持山42000、持轴山21000、担木山12000、善见山6000、马耳山3000、障碍山1200、持地山600。七海的宽度与此类似,不用多讲。 大家会发现:明显地运用了倍数。其实,太阳系的行星轨道间距确实有特殊的规律——提丢斯-波得定则,其他星系就不是这样啦!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 Bode Law)是一套纯粹的经验关系,它起源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为了说明它,我们首先给出如下一串数列: 0,3,6,12,24,48,96,192,…… 这串数列的规律很简单:除了前两个数字0和3以外,后面的数字依次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之后,我们为每一个数字加4,得到一串新数列: 4,7,10,16,28,52,100,196,…… 再全部除以10,得到: 0.4,0.7,1.0,1.6,2.8,5.2,10.0,19.6,…… 如果你去查一下太阳系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天文单位AU为单位),你会得到水星为0.39,金星为0.72,地球是1(这是显然的),火星是1.52,小行星带散布于2.17到3.64之间,均值为2.9,木星是5.20,土星是9.54,天王星是19.18……与上面数列的误差均在百分之五以内! 构造这种“类提丢斯数列”的出发点往往是一组等比数列,其公比是2或者3。这意味着,在提丢斯——波得定则所刻画的卫星或行星系统中,相邻两个成员间的轨道半径有个近似的等比关系(比如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差不多是火星的两倍,土星又是木星的两倍,等等)。读者不妨回忆下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本质上是个指数函数。另一方面,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个与行星无关的常数。因此,受提丢斯——波得定则约束的行星系统,其任意两个成员之间的公转周期之比都不太可能是有理数,自然也就不存在轨道共振关系。不过,真正的逻辑应该是反过来的,即,太阳系早期的数个大行星胚胎在公转过程中相互影响,主要是依靠轨道共振相互推挤,逐渐清空了共振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最后只留下了在提丢斯数列所指示的位置附近的大行星候选者。照此看来,提丢斯——波得定则存在反例就不奇怪了,因为它并非脱胎于某个严格的物理定律,说到底也只是解决轨道共振不稳定性的一个方案而已。换句话说,只要各大行星间的轨道不存在共振,当前的布局就能稳定存在下去,不一定非要严格遵循定则所指示的位置。 四、《起世经》云:诸比丘。世界中间。复有诸风。名曰热恼。诸比丘。彼等诸风。若来至此四洲界者。此四洲界所有众生。生者住者。一切身分。悉皆散坏消灭无余。譬如苇荻若被刈已。不得水灌。皆当干坏。无有遗余。如是如是。诸比丘。世界中间。所有诸风。名热恼者。若来至此四洲界时。此四洲界。所有众生。一时皆悉干坏无余。亦复如是。但以内铁围山大铁围山二山所障。是故彼风不来到此。 翻译成现代科学语言,所谓的“热恼”之风,不过是宇宙辐射流,若不是受到太阳磁场与太阳风的阻碍,太阳内部所有生命将不复存在。而且每经过一层行星轨道,射线就会被削弱一次,到地球时就 大量热电粒子不断从太阳中涌出,使整个太阳系遭受辐射,偶尔会轰炸卫星,使任何一颗没有大气层遮蔽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从字面和比喻意义上讲,太阳风会吹——但是,正如来自太阳系边缘的新观测所揭示的,它还能保护它所触及的一切,使其免受星际空间更具破坏性的力量的伤害。 当太阳风向外流数十亿公里时,它创造了一个围绕我们整个太阳系的能量泡沫。在这个泡沫的边缘,太阳风最终与穿过星际空间的强大的宇宙射线碰撞,有一道热而厚的等离子体墙,叫做"日光层"。这个宇宙边界距离太阳大约120AU,它有助于偏转和稀释遥远恒星和天体爆炸释放的强大辐射。该防护罩阻止了约70%的宇宙辐射侵入太阳系。 补充资料: 告诉你们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天文学的发现,大多数系外行星系统以严格的规律来区分: 1.系外行星的大小往往和它们的邻居大小相同:如果一颗行星很小,那么同一颗恒星周围的另一颗行星很可能也很小,如果一颗行星很大,那么下一颗可能也很大; 2.围绕同一颗恒星的系外行星往往具有规则的轨道间距。 多行星系统中的行星往往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规则的轨道间距,就像豆荚中的豌豆一样。如果行星的大小或间距是随机产生的,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在经典的行星形成理论中,行星形成于恒星的原行星盘上。行星可能会形成紧凑的结构,具有相似的大小和规则的轨道间距,类似于新观测到的多星系统中的模式。 记住,太阳系是特殊的 记住,太阳系是特殊的 记住,太阳系是特殊的 看过美国大片的人们对这种天体景象熟悉吗? 对,在正常的标准星系中,人们在行星上应该看到的这样的天体景象,很梦幻吧! 从行星地表上看,你说这像山吗?所谓的“不周之山”是什么,心理有谱了吗?为什么我会说“在上古,山指代星球”,因为这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感受。 插一句题外话,为何中国第一部易经是《连山》?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为何以艮卦开始? 据传《连山》是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 天皇氏 所创。在我们看来,“法象莫过乎天地,悬象莫大乎日月,变象莫大乎四季”是天然之理,但在远古之时却未必如此,在如此巨大邻居行星景象作为参照,天地日月什么的简直弱暴了。采用山山相连之远山景作参照观日月星辰南往北来位移规律创原始历法理轮,这就是《连山易》的全部奥秘。(对了,月亮这种异常现象在当时并不存在) 不得不说,美国的科幻星际大片考虑的很全面,好像亲眼在其他系列行星上看过一样(如果不是“好像”呢?),这对于习惯太阳系的我们而言,是无可想像的盲点。在一些的穿越异世界的小说、动漫、电影中,人们看到的都是地球一样的景色,他们天文知识有限,不知道太阳系是特殊的存在,下意识的就将日常的生活复制到从没去过的异世界,甚至连卫星月球的大小也是如此(月球也是特殊的存在,在地球上看起来,几乎与太阳相同大小,这在宇宙中也是特殊的),毕竟人之常情,常见则不疑嘛! 后续有时间,我会专门开辟一个专栏,详细讲一下太阳系发生中的那些真实的上古历史,包括记录在人类文化深处的“众神之战”,人类的起源过往,以及未来的归宿。
文章TAG:须弥山须弥山大话2的

最近更新

  • 武当剑术,武当剑术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常见剑术还有白鸿剑、飞龙剑、简丹、太乙玄门剑,当然还有你说的太极剑,建国以来逐渐开放,有各种武当系统武术学校的教授和武当的教练,”因此,武当剑术同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武当剑的主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资产管理计划,结构化资产-2计划资产管理人不属于本规范

    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如果有中间份额,在计算杠杆率时应计入优先级份额,资产管理人应该在,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定义为“结构化资产-2计划”合同另有约定资产-2-1资产管理按合同约定,资产管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最近流行歌曲,最近流行的歌曲

    最近流行的歌曲万水千山2,最新流行歌曲有哪些最新流行歌曲如下:1、《牵丝戏》。《牵丝戏》是由Vagary填词,银临、Aki阿杰演唱的古风歌曲,发行于2015年,歌曲高潮“兰花指捻红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半支莲,一种花卉又名叫半支莲的

    一种花卉又名叫半支莲的太阳花,别名:半支莲、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死不了http://baike.baidu.com/view/66173.htm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太阳花,别名: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友善,善良的人!请相信我们

    papersoftskindarefullofsensational新闻报道,这种问题经常发生,这种麻烦经常发生,这个音箱的盒子是手工制作的,手感柔软,善良,仁慈,友善有同情心,心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什么是初心,能不能告诉我你上大学的初心是什么

    能不能告诉我你上大学的初心是什么2,什么是初心1,能不能告诉我你上大学的初心是什么学习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去大学里面看看,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2,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躲藏的反义词,躲藏的反意词是什么

    躲藏的反意词是什么暴露,公开躲藏的反义词:现身。露头。暴露。透明。明亮。出现。出头。呈现。展现。披露。显现。显示。显露。流露。表现。败露。透露。露出现身暴露暴露。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6

  • 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孟郊

    本文目录一览1,游子吟孟郊2,古诗游子吟全诗3,孟郊的游子吟诗句4,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5,孟郊游子吟1,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前四句描写的是(母亲在儿子临行前编织衣服)的情景:后两 ......

    银川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