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个城市,实力差别和潜力也比较大。湛江和汕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是经济较发达城市,但由于广东集中精力发展珠三角致使东西两侧发展弱化,但从环境来说汕头和湛江宜居指数更高一点,能在东莞买起房子的人恐怕不会考虑其他几个城市,一方面东莞已经跻身新一线城市序列,发展前景比其他城市显然高出一筹;另一方面东莞同时毗邻广州和深圳,纵使自身硬件资源不够雄厚也足以通过周边来弥补。
1、广东汕头怎么样?
作为在汕头土生土长四十载的胶己人,先说结论:适合生活,不宜创业,人脉社会,发展乏力。汕头气候好,无极端天气,夏天最高气温基本在37度左右,冬天最低气温在5度左右,早晚温差不大,非常适合生活,这几年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加上闻名遐迩的潮汕美食,品种丰富,注重不时不食,清淡养生,是吃货们来了就不愿走的城市,
房子的均价在1.2万左右,对比本地薪酬水平偏高,但对于在珠三角或厦门从业的人员来说,简直是白菜价;潮汕商帮名震天下,耳熟能详的就有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等首富,但全都不是在汕头本地创业发家。潮汕地区最大的问题,是本土文化的强势,缺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而随着汕头发展停滞的二十年,作为经济特区被珠三角和厦门远远甩在身后,无论薪酬待遇、发展机遇和提升平台,差距越拉越大,人才资源被被这两大区域如磁铁般吸收殆尽。
粤东最高端的学府汕头大学,每年愿意留在本地发展的毕业生屈指可数,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外地的人才不愿意来,人才瓶颈突出,金融、信息、高科技等平台落后,本地市场偏小,创业环境较差;潮汕文化的特色,讲究宗族血脉,也就是胶己人,这点在前段时间大热的《破冰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脉是汕头最重要的资源,一旦遇到什么事,最常见的思维就是找人找关系,很少有意识通过正规手段去解决,这点很像东北,对比起国内发达城市的法制意识和人群素质,差距还是较为明显;汕头重点工业,包括潮南的日化、潮阳的内衣,澄海的玩具、龙湖的毛织服装等,由于本地人具有经商意识,汕头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土豪多不胜数,近几年上市公司不少,还有所谓的资本市场汕头板块,但都属于小打小闹,缺少真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
规模最大的澄海宜华集团,在全国上市公司中只能算小弟,还负面新闻不断。风头较劲的是星辉娱乐,国脚武磊所在的西班牙人队,老板就是星辉董事长,但没几个人知道它是汕头企业,整体发展后劲不足,重点还是在人,本地精英外流,外来人口稀少,源头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经济活力。最后说说汕头的旅游,夏天的南澳岛值得一游,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感受下一流学府的现代气息;翻新后的老市区,看看汕头开埠文化,还有漂亮夜景;海滨路一湾两岸,各具胜景;至于美食那是多不胜数,相信我,来汕头,你一定会胖的,哈哈,
2、汕头和惠州两个城市,你认为哪个比较强?
作为一个老家揭阳的惠州人,我来分析俩个城市吧。俩个城市各有特色,各有发展,各有历史文化,汕头粤东老大,并且一直以老大自居,排外很严重。交通混乱堵塞严重,办事还要找关系,地方又小。汕头到还在想着上面能扶一把,一直都是在等靠要地活着,发展缓慢,想发展没有钱,国地税合并了,以后地方政府的收入更加透明了,地方政府想借债发展就更难了。
再过十年来看汕头还是老样子发展缓慢,再看惠州市,地属珠三角,地方大,有发展后劲。这十年来的发展天翻地覆,发展很快,城市获得国家级各种各样的第一和金牌多不胜数。以前也是发展有问题,被国家划分出去的东莞发展抛开太多了,而后知耻后勇,主动出击。埃克森美孚落户惠州大亚湾就是惠州主动出击抢来的,国务院提建粤港澳大湾区,地多人少,地理位置优越惠州市最有发展潜力,香港和惠州市已经要筹建惠港合作区了,后劲可观。
3、你觉得江门、盐城和汕头,谁会率先成为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