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由北宋儒学家周敦颐始创,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发展,至南宋朱熹得以完善而建立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朱熹的资料简介朱熹介绍,1、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本书所收榜文选自《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政绩》,系朱熹在江西南康州、福建漳州、湖南潭州任上发布朱熹的简介,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朱熹(一一三○——一二○○)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
1、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晚年遭遇庆元党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2、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
朱熹(1130-1200),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自孔孟以来最为知名的儒学大师。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全面,自成一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他从事教育活动大约五十年,在他之后元、明、清六七百年,朱熹的哲学思想一直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占据封建意识形态的主流。他作为大教育家,提倡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编撰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并探索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期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由北宋儒学家周敦颐始创,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发展,至南宋朱熹得以完善而建立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3、关于朱熹的资料简介朱熹(一一三○——一二○○)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考亭。字元晦,一字仲庵,号晦庵、晦翁、遯翁、沧州病叟。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孝宗淳熙间,历任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等。光宗时,历任知漳州、秘阁修撰、知潭州等,宁宗初,擢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庆元二年,落职罢祠,六年病死,嘉定元年谥文。受业於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资治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以及由门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献集》等。《宋史》卷四二九有传,本书所收榜文选自《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政绩》,系朱熹在江西南康州、福建漳州、湖南潭州任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