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是新兵连集训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的。我对江苏人还是有很深刻认识的,想想决定先说好的,再说不好的,万一看不完,还能少得罪点儿人,我的业务伙伴中江浙人居多,交往久了,关于这两个地方的人做生意的风格我有个总结,和江苏人做生意,可能不会太开心,不会太省心,但一定会很放心;2)我曾经就江苏人和山东人合伙做生意这事儿进行过研究。
1、那些一起当兵的战友,有多少现在还联系?
1970年12月,空军某部在江苏省清江市招了一批小兵,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3岁,其中还有三对兄弟俩。上个月26号,是我们入伍五十周年纪念日,除了十几个已经病故的、两三个在外国定居的、个把人失联的、几个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来或不愿来的人以外,有近四十名战友重返旧地,欢聚一堂。外地参加聚会的战友,有上海、南京、广州、珠海、深圳、哈尔滨、常州、安庆等地的,
有一些人是新兵连集训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的。当年乳臭未干的一群少年,如今已是须发花白的老人,这次聚会是我们这批兵前所未有的大聚会,不可能再有五十年了。再过五十年,绝大多数人肯定都成了照片,挂到墙上去了,再过十年,可能又会有人已经不能参加聚会了。历时三天的聚会,大家畅谈友情,倾诉衷肠,格外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
2、外省人如何看待江苏省?
我对江苏人还是有很深刻认识的,想想决定先说好的,再说不好的,万一看不完,还能少得罪点儿人。1)我的业务伙伴中江浙人居多,交往久了,关于这两个地方的人做生意的风格我有个总结,比如说一个打火机,江苏人和浙江人都报价1块钱,你还价到9毛。江苏人会很认真地和你讨价还价,谈不下来宁愿不接这个单,但如果最终接受你9毛钱的报价,那么给你的东西至少是值8毛的,
浙江人也会和你讲价钱,但比江苏人要爽快很多,甚至有时候再低点儿也能谈成。但如果同样是接受9毛钱的报价,给你的东西能值7毛就不错,和江苏人做生意,可能不会太开心,不会太省心,但一定会很放心;2)我曾经就江苏人和山东人合伙做生意这事儿进行过研究。几个铁哥们商量着一起做点儿事,酒桌上商量好了,你出资金,他出技术,我出资源和市场,个个都是热血沸腾,信誓旦旦,
喝完酒回去,江苏人就按照说好的分头准备,不管最后成不成,前期很快就能张罗起一个摊子来。而山东人呢?喝完酒回去,基本上没人再提这个事儿了,即便有人还想进行下一步,就发现原来讲好的事情会有很多变化和托词。所以在山东人看来,酒桌上是谈感情的,不是谈事情的,江苏人务实,肯干,能吃苦。3)江苏的地域经济差别较大,从而造成江苏人的地域偏见比较严重,
前几年经常从江阴大桥过江,感觉长江两岸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几年没怎么走,可能会好一些。另外,在我个人的潜意识里,我一直认为徐州也属于江苏省是个很怪异的存在,总是感觉应该更适合河南的味道,当然,这是我个人感觉,没有什么依据的,我曾经服务过一家苏州的公司,当时公司在山东的枣庄和江苏的新沂都有分厂,在与苏州本部同事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这两个地方的态度几乎一样,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