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好企业很多,但是没有能媲美阿里、腾讯、华为、小米这种巨无霸的企业,说直观点就是缺乏高薪行业的翘楚级企业,所以工资水平比较一般。信集团排名第二的海信集团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3亿元,成为继海尔集团之后青岛第二个过千亿元的企业,青岛能够培育出4家独角兽企业,也体现出近年来青岛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
1、青岛有什么好点的企业?
青岛好企业很多,但是没有能媲美阿里、腾讯、华为、小米这种巨无霸的企业,说直观点就是缺乏高薪行业的翘楚级企业,所以工资水平比较一般。国内企业有:海尔、海信、国信、中车、中远、中集、中海、青啤、青建、青岛港、青岛银行、东软载波、新希望六和、一汽、北船、双星、朗讯、蔚蓝、新华锦、金王外企有:拜尔、三菱、三星、LG、杜邦、雀巢、莱茵、松下、惠普、马士基、伊莱克斯、亨氏、英维斯、阿尔斯通、普华永道、GE、大宇另外青岛的国际金融产业比较发达,银行众多,境内银行有50多家,外资银行18家,数量仅次于北上广深,排名全国第五,
包括汇丰、渣打、德意志、星展、奥新、韩亚等世界级大行。当然好的企业也不一定每个岗位工资都高,比如马士基作为行业领军者,跑市场的确实工资很高,准确的说是提成高,但是坐班的收入就远不及销售,另外像青岛银行这样看似品牌效应不怎么大的,其实潜力很大,因为青岛银行大股东是香港结算中心,第二大股东是意大利国家银行,这种控股级别背景的在国内民营银行当中是独一份。
2、“独角兽”企业占全省五分之四,青岛是如何做到的?
青岛“独角兽”企业占全省的4/5,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其实,山东全省只有5家独角兽企业,分别是华熙生物、杰华生物、日日顺物流、聚好看以及伟东云教育,其中除了华熙生物来自济南之外,其余四家均来自青岛,所谓独角兽企业,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成立一般不超过10年。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主要出在高科技领域,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
它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青岛能够培育出4家独角兽企业,也体现出近年来青岛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青岛目前也正在制订“独角兽”企业培育和奖励实施方案,将构建企业培育库,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全方位线上线下服务,引导激发企业实现“跳跃式”和“爆发式”发展。从全国范围内看,截止2018年末,我国独角兽企业最多的是北京,数量达到87家之多,是第二名上海的2倍多,
而广东、浙江位居第三、第四,分别上榜27家以及24家,经济大省江苏只有8家,山东仅2家,这也凸现它们在新经济领域确实有不足。从城市方面来看的话,根据今年5月份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中国独角兽超过10家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相对来说,青岛的独角兽企业仍偏少,
3、青岛除了海尔和海信外,还有哪些有名的大公司?
在1月20日举行的2017青岛企业家峰会上,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17青岛企业100强发展报告》2017青企百强“前三甲”1海尔集团牢牢占据榜首的海尔集团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2016.09亿元,比上年增加129.15亿元。2海信集团排名第二的海信集团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3亿元,成为继海尔集团之后青岛第二个过千亿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