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事业单位,或者事业编制,和乡镇的“七站八所”类似,是承担主管部门在街道的具体事务。街道,对应的是乡镇,属于区县级下面的一级政府部门,总的一句话,街道事业编,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干起来没意思,乡镇和街道的事业编真心不推荐去干,除了稳定,实在没啥前途。
1、街道办事处的事业编怎么样?
本人事业编正式在编人员,这个问题可以以身做法来回答。街道编制分为三种,公务员,事业编,无编制人员,公务员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上升渠道可以为副镇长,街道党委成员(组织、宣传委员等),镇长,镇党委书记,做的好可以进入市里的单位,也可以通过选调考试进入市里单位。工资待遇有车补,精神文明奖,事业编是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编制主要分为两种,管理岗,专业技术岗。
管理岗跟专业技术岗基本上升渠道一样,都是分层级的(例如管理9级,专业技术9级),在单位里从事工作基本是一样的,但是专业技术岗相对工资涨的更快(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职称可以通过考试或者评选(本人农学硕士毕业,所在地区三年直接评中级岗),事业编制无法当镇长等更高级别职务。说白了事业编制主要是辅助公务员人员工作,但是在单位里跟公务员工作是一样的,除了车补没有工资待遇基本跟公务员差不多(专业技术中级职称比公务员正科级工资能高一点),
两者差不多。个人更偏向学校,中小学校是国家保障的重点,职称评审放开,工资逐步提升,福利保障也在逐步改善,1、街道,对应的是乡镇,属于区县级下面的一级政府部门。虽然街道政府设置没有像乡镇那样完善和正规,会根据职能,整合成立街道办事处和综合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或者也像乡镇政府一样成立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城建、民政、环保、公共卫生等事务,
街道更像乡镇的缩减版,因需设置机构、设置岗位的因素更强。不管采用那种方式,街道都是一级政府,这一点不可能改变,街道的事业单位,或者事业编制,和乡镇的“七站八所”类似,是承担主管部门在街道的具体事务。2、中小学校使用的是教育专项编制,中小学校是国家重点保障的对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升,职称评审条件的放宽,基层教育力量的强化,使基础教育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配备,都有了较大提升。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地位提升、工资福利提升、工作环境和保障措施改善,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2018年上半年,教育部就陆续出台了加强基层教育队伍发展、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职称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对于如何选择街道事业编制还是教育专项编制,个人建议,如果想在政府序列发展,或者受专业所限,可以考虑在街道工作;如果想找一个工作稳定、工资待遇好、生活环境优良的单位,可以考虑当教师,凭自己本事吃饭,还可以享受两个大假期,随着学生减负,教师上班时间也逐渐缩短,不像过去需要早出晚归,
3、街道的事业编好,还是星级酒店管理人员好?
专业对口,或者自己有兴趣干点管理的工作,想在职场有所作为,建议选择星级酒店管理岗位。乡镇和街道的事业编真心不推荐去干,除了稳定,实在没啥前途,首先工资太低。如果是在中西部地区,街道事业编工资收入每月扣除五险两金后,到手也就三千上下,加上年终绩效、餐补、通讯补贴等福利,刚开始几年,一年至多六七万块钱,累得半死,工资收入开玩笑地说,也就比餐馆服务员好点。
想靠这点收入买房买车,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不可能,其次提拔没空间。乡镇和街道受人员编制限制,现在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现象,因此,常常把事业编当公务员用,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有事业编的份,工作压力总体来说比较大,干活倒无所谓,关键是同样干活,公务员提拔了,事业编因为身份和平台原因,常常是为他人做嫁衣衫,在原地踏步,并且几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