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搏,任命杨为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杨还被誉为“销售奇才”、“科技之星”,从“柳倪之争”开始,媒体就将此解读为“市场派”与“技术派”的对决,1994年,“柳倪之争”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事件,实际上是“中国制造”走到十字路口时的一次犹豫和争执,作为联想路线之争的失败者,倪光南似乎并不后悔。
1、 柳倪 之争的历史意义1994年,“柳倪 之争”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事件,实际上是“中国制造”走到十字路口时的一次犹豫和争执。从“柳倪 之争”开始,媒体就将此解读为“市场派”与“技术派”的对决,摆脱了倪光南的束缚后,联想统一了思想,开始在营销的道路上狂奔。1994年,柳传志放手一搏,任命杨为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联想自主品牌电脑销量在中国市场名列前三。杨还被誉为“销售奇才”、“科技之星”,作为联想路线之争的失败者,倪光南似乎并不后悔。他仍然坚持他的技术第一的想法,即使他缺乏支持者,当时尚未完全成熟的联想,最终选择了“贸易”、“制造”、“技术”的发展优先。遵循这一发展思路,联想逐渐壮大,并于2005年一举合并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无独有偶,海峡两岸的电脑巨头宏碁当年也做出了与联想类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