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骑摩托车拜年的情况也少了,家家都有车,家里电视空调电脑音响,城里面有的老家农村都有。农村吃酒席的确是有一定规矩的,主要还是讲究宴席位次的排列和顺序,而且一直沿袭下来,由于离省市经济开发区近,企业生产需要劳动力;那些三四十岁的男女,有的去工地、有的进企业做工,电瓶车早出晚归;一年也有近五、六万元的收入。
1、安徽农村吃席有什么规矩?
农村吃酒席的确是有一定规矩的,主要还是讲究宴席位次的排列和顺序,而且一直沿袭下来。特别是在安徽皖南一带,正规的宴席都有专门安排位次的礼仪先生,而且是吹着喇叭请上席位的,可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是贵宾对席位不满意,轻则满脸的不高兴,重则拂袖而去,会弄的办喜事的家庭很尴尬,那么到底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席位大小的大致情况农村办酒席一般都在屋内厅堂进行,清一色的八仙桌,根据厅堂的大小,可以摆设四桌、六桌,超过六桌会安排在隔壁邻居家,这样就会设正席、偏席,其中正席为大,偏席次之。
正席中又以最后面东头为一席,西头次席,最外面东面三席,西面四席,中间东面五席,西面六席,偏席排法相同,每桌的位次又各不相同,一般都是靠外侧的为大,如一席的最后面东头为最大,西头次之,对面的东头三席,西头四席,东边依次五、六席,西边依次七、八席,其他各桌略有变化,不变的是靠外面的席位位次靠前。带靠背椅子的座位轻易别做也许大家都看迷糊了,那么就教您简单一招,大凡带靠背椅子的座位,您别去做,最后面两桌席位别去坐,选个背朝中间的位置坐下就行了,
如果大家都入席坐下来以后,认为您坐的席位小了,会主动邀请您上位的。如果安排您做重要席位会吹喇叭请您上去的,就这么简单,敬酒和吃菜的规矩其次酒席上也有一些小规矩。如同一桌席位最小的斟酒,也就是“酒司令”,您得负责斟酒、敬酒、劝酒;每道菜需要一席动了筷子其他人才可以吃;每道菜都会从一席端上来,以方便贵宾品尝;敬酒也是从一席开始敬酒,而且给长辈敬酒必须站着敬酒,
2、安徽农村怎么没人了?
安徽农村怎么没人了?看这三张图片,映射出安徽农村人,是比较勤劳的;否则看不到林萌宽广的村村通水泥路,沿村道旁刚建不久的二层农家小楼,虽然路旁杂草有碍风景;没关系的,总体来说算上规格,没有乱搭乱建的现象。这一看就是省道马路旁,沿马路两旁规划好的建筑,真的挺整洁干净的,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一个人;那么农村人,究竟去了哪里呢?我来告诉你:我的老家在安徽省皖南宣州区,号称方圆六十里,有十万亩良田、十万亩水面、十万人口,全国“蟹苗之乡”,“鱼米之乡”金宝圩。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改变;农村人不再是完全依赖土地生存,由于地理位置,紧邻江浙沪发达省市;在二十年前年轻的青壮年劳动力,就选择去创业打工;这些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挣钱后就地置业成家;承包地还在名下,父母年迈在农村代种代管;很多人已经把土地转租给“养蟹”大户,自己放手在外干事业,我地属于长江黄金水道,水阳江直通长江入海;靠水上运输业发家致富的人,占比达10%以上,一条二千吨位的铁驳船,价值就是一两百万;正常年份,靠水上运输收入,一年在四十多万元以上;这些船老板,上海、南京、芜湖、宣城等城市,是他们选择的安身之所;有的整家落户城市,子女已是城里人;在城里安家乐业,工作生活。
由于离省市经济开发区近,企业生产需要劳动力;那些三四十岁的男女,有的去工地、有的进企业做工,电瓶车早出晚归;一年也有近五、六万元的收入,三月份又到茶叶采摘季,剩下的五十至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结伴前往山区采摘茶叶,一天包吃包住180元;开园茶到结束也就是一个多月时间,她们也能挣到六千多元。像我父母90多岁了,基本上在家养老;身边委托乡下姐姐照应,生活费由儿子们给;父母还是闲不住,能动手地不指望你;种瓜点豆,养鸡喂鸭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村完小已荒废,农村孩子上学基本上,送到乡幼儿园、小学、初中寄读生、陪读生就是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户,春上把蟹幼苗投放池中;日常灌水、早晚投喂饲料,由留守在家的老人负责;进入冬月后,开始岀售蟹苗,因为春节后,大家都很忙;尤其是现在春暖花开,天气晴朗的好天气,让他们更加忙碌;白天村里除了老人看家护院的,几乎看不到年轻力壮的人;如真有,留守老人都很警觉,他们会打电话向村干部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