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郑州人,亲身经历其中,这次暴雨对郑州的影响大到无法估计。俗话说“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从侧面反映出了郑州的建设非常迅速,天灾我们不能控制,做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前段时间看到强暴雨来临引起的河南郑州,湖北随州事件,为了全家人的安全,首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郑州暴雨市民被困积水回家难,公交车长:“你们不到家,我们不下班”,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8月1号郑州突降暴雨,致使多段道路被淹,郑州的公交车紧急调度,一些公交车长也说“你们不到家,我们不下班”,比如111路公交车就是在2号凌晨3点才驶回公交站。郑州公交在郑州城市系统中是一个bug的存在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在城市管理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许会引来人们的一些不满,但郑州公交是一个人人称好的存在,郑州作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不仅车辆更新换代快,设备新,服务也是一流的。
一元无限换乘、让座率第一、夜班公交、快速公交、女性专用公交等等,郑州公交车绝对是城市中的一个亮点,郑州公交服务为民,值得点赞在8月1号的暴雨中,郑州89路的一位车长顶点发车,本应该在家休息的他临时上岗驾驶车辆在夜色中缓缓行驶,直到将最后一位乘客送往目的地。在8月1号晚上郑州多路公交车也加班加点运行,111路在凌晨3点才回到南四环公交车场,
关于郑州的公交我也不是第一次提到过,在深夜12点我经常坐Y9路公交路,虽然运行时间显示在12点以后夜班车停运,但12点多每次还能坐上这班车。公交车这种服务为民的意识是我亲身经历的,因此要给它大大一个赞,总之,我认为郑州的公交车是非常值得乘坐的,车辆环保,票价便宜,服务为民,是郑州城市管理中的一个亮点。
2、郑州突降大雨道路成汪洋,部分路段积水严重市民出行难,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8月1号郑州突降大雨,到晚上郑州一些地方已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内涝已经不是新鲜名词,面对短时间内的强降雨,郑州也是猝不及防,郑州正在努力建设海绵城市所谓的海绵城市,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下雨时城市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海绵城市建成后郑州也大大降低“看海模式”的风险,水资源得以有效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利用。
不过这个规划是在2017年提出的,并优先建设主城区,规划到2030年,因此现在郑州海绵城市的效果还不明显,郑州是一个缺水城市,进行城市不仅要面子,也得要里子自2019年入夏以来,在郑州北部的很多地区都开始进行低压供水,并通过西水北调缓解用水压力。未来郑州也计划从洛阳陆浑水库引水,实现西水东调,缓解郑州市区用水压力,因此郑州的水资源并不丰富,
俗话说“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从侧面反映出了郑州的建设非常迅速。但郑州在“挖沟”过程中挖断下水道的情况也是频频发生,在市政工程中,机构部门繁多,难以让城市道路变为“拉链”一样,在施工过程中,干“糙活”的情况也非常多,比如昨天就有媒体曝光淮南街和淮河路的人行道铺好不到一个月就损坏的情况。总之,城市内涝是很多城市都难以破解的难题,在高楼大厦的地面之下究竟是怎样的城市管道系统,我们也不得而知,
3、8月22日,河南部分地区将有暴雨来袭,应该怎样应对?
经过了郑州7.20特大暴雨的考验,郑州人都谈雨色变了,对雨敏感了许多甚至有些人听到下雨就会产生恐惧了,也能理解毕竟损失惨重让人毕生难忘!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人们心理常识也是常规反应。我也是生活在郑州市区而且是二七区的一名普通市民,想在这里说的是大家经历了就会有经验了,从这次政府部门提前通过各个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就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已经痛定思痛吸取惨痛教训了,相信以后政府部门一定会做好行政管理工作,避免人民群众再次遭受不必要的气象灾害损失,
市民朋友们也要从这次灾害中总结经验得失,多学一些灾难紧急情况自救知识,毕竟当灾难来临时自救永远比坐等别人施救要靠谱,灾难来临时间永远是第一位,自救知识也是保证自身安全的必备技能。吃一堑长一智,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灾后重建一定会很快取得成功!掌握必备灾难紧急情况知识,及时关注官方灾害预警信息做到提前防范、临危不乱、团结互助我们就能从容应对战胜任何灾难来临!加油郑州!加油河南!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