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另外,吕蒙攻打荆州的军事行动并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早有预谋的。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是留有预备兵力的,吴国为了迷惑关羽,让驻守荆州战场的主帅吕蒙故意称病,派年轻名不见经转的陆逊顶替大都督吕蒙,从事实来还是周瑜的战绩更辉煌,吕蒙取荆州主要是偷袭防御空虚的江陵城,体现了单纯的计谋,符合小说后来的悬念气氛营造的要求。
1、东吴吕蒙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中提及:“蒙疾发,不治而薨。”可知吕蒙最后是病死的,吕蒙在东吴作为都督,镇守江陵一带,且生活在南方,而对于北方汉子的吕蒙是没有办法完全适应南方的水土与气候。东吴的士兵多为水军,经常在水边作为训练场地,夏天南方湿热,冬天南方湿冷,吕蒙每次出战归来后,因为当时医疗水平的限制伤口没有得到很好的包扎治疗,细菌很容易感染,引发各种疾病,就这样常年劳累,积劳成疾,患病身亡。
2、吕蒙攻占荆州是正确的吗?
在关羽进攻襄阳、樊城时,吕蒙趁荆州空虚,白衣渡江,偷袭攻占了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孙刘联盟也正式破裂,对于吕蒙攻占荆州是否正确,一直是有争议,其实这个问题这个要看孙权的战略定位是什么。荆州的重要性,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就有提到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吕蒙偷袭荆州前,荆州其实是被三家人瓜分了,曹操占据了南阳群、襄阳、江夏的一部分,刘备占据南郡、零陵、武陵三群,而孙权则夺取了桂阳、长沙和江夏江南部分,对于蜀汉来说,荆州最大的意义无疑是从荆州北上,可以直接威胁到洛阳、许昌,比从益州出兵对曹魏的威胁更直接。然而对于孙权来说,从荆州出发,顺江而下对于东吴的威胁是极大的,
如果说孙权此时的目标是和曹操争夺徐州,那么自然是趁关羽进攻樊城,曹操自顾不暇的时候进攻合肥,继而北上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孙权来说,拿下徐州并不容易,之前东吴和曹魏的几次作战表明,吴军的陆战能力还很成问题,此时即使北上,也未必能占便宜,更重要的是,孙刘联盟仅仅是在曹操军事压力下形成的,彼此间历史上并无任何渊源。
随着刘备在汉中、樊城连续击败曹操,实力日益增强,对于孙权来说并不是好事,早在汉中之前,孙刘就因为荆州问题差点兵戎相见,最后只是因为曹操兵进汉中,刘备才不得不以湘水为界和孙权平分荆州。孙权也很清楚,刘备不会再轻易让步,如果刘备真的击败曹操,夺取了襄阳,甚至取得更大的战果,实力大增,那么想拿回南群就是千难万难了,
而且如果刘备顺江而下,江东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同意吕蒙偷袭荆州,也是很现实的决定,第一,夺取荆州可以巩固长江中游的门户,第二,可以维持目前的均势,避免刘备独大,第三,夺取荆州以后可以把刘备封在三峡以西,避免来自西面的威胁,所以对于孙权来说,夺取荆州稳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江东更为安全,自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3、铁杆鹰派继承人吕蒙是如何拿下战神关羽的?
吕蒙白衣渡江智取荆州,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是留有预备兵力的,吴国为了迷惑关羽,让驻守荆州战场的主帅吕蒙故意称病,派年轻名不见经转的陆逊顶替大都督吕蒙。关羽见状就放松了防备,调集荆州大部分兵马投入攻打樊城的战场,虽然关羽在长江沿岸设立了烽火台防备东吴,但吕蒙让吴军化作商旅,白衣渡江骗过了守卫,拿下了荆州后方江陵。
正在樊城前线的关羽军听到后方被袭军心大乱,魏国部队趁机反击,关羽部战败逃往麦城,吴国军队也从四面包围上来,关羽走投无路在出逃的途中被俘斩首。其首级被送往曹操手中,想将仇恨转移给魏国,曹操厚葬了关羽,刘备听闻吴偷袭关羽荆州大怒,尽发蜀国精锐攻击吴方,最终虽然吴国在陆逊的领导下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蜀国,但吴国也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