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24节气的立秋,很多人听到立秋二字,感觉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明明夏季才刚进入不久,今年还没怎么炎热,怎么就立秋了呢。立秋时节,清风徐来,人们会感觉凉爽了许多,植物仿佛也感受到了凉意,抓紧时间,让种子们随风远行,雾气凝结在草叶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立秋只是节气之称。
1、立秋了依然很热,为什么要叫做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中的一天,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就为立秋。立秋第一候:凉风至,立秋时节,清风徐来,人们会感觉凉爽了许多,植物仿佛也感受到了凉意,抓紧时间,让种子们随风远行。立秋第二侯:白露生,在早晨,大地会有雾气产生。雾气凝结在草叶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立秋只是节气之称,
据说有的说法是秋分才算进入秋季。一般气象学上讲,要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21度才算到秋季,说按照往年的惯例,北京平均9月6日左右才会进入秋季。全国各地都不相同,说海南进入秋季要元旦了,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2、为何今年夏季没有大面积高温,就已经立秋了,立秋后还会升温吗?
已经是24节气的立秋,很多人听到立秋二字,感觉已经进入了秋季,但明明夏季才刚进入不久,今年还没怎么炎热,怎么就立秋了呢。尤其是华北地区,今年夏季只有局部炎热,大面积相对凉爽,其实立秋只是农耕文化上的节气,更多是古代为了适应农业生产而制定的,而从实际的太阳与地球角度上来看,此时太阳还是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还处在夏季。
并且过了立秋后,天气还可能越来越热,因为当下更好处在三伏天中的“中伏”,后期还有末伏,这一段时间才真正是我国夏季最炎热的时候,也是为什么学校暑假选择这一段的原因,当下我国除了西北沙漠、长江流域局部高温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相对凉爽,甚至往年较为炎热的华南地区,近段时间气温也不超过35度,还没有达到高温的临界点。
今年入夏以来的高温多呈局部出现,比如前段时间京津地区高温、河南中部高温、福建东南部高温等,再到当前长江流域高温,都是局部出现,之所以今年夏季还没有出现全国性大面积高温,主要与我国大范围降雨有关,从6月份开始到当前,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降雨沿着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黄淮流域,再到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几乎覆盖整个中东部,且降雨连绵,降雨云层存在大大减少了太阳照射地表时间,所以整体温度偏凉爽。
从节气上讲,我国真正开始降温的节气是秋分,秋分时节,太阳基本直射赤道,且逐渐向南移动,此时开始昼短夜长,太阳照射我国日时间逐渐变短,而立秋和秋分之间还有处暑、白露两个节气,特别是处暑时节,经常会发生大面积高温,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秋老虎”,所以立秋后还会出现升温,且时间不短。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