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申请,越早越好,可在网上查询录取轨迹时就可申请,或在得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就申请。二、其次要搞清楚申请救助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及时凭录取通知书(或网上录取轨迹)等个人资料到当地学生资助中心、高中就读学校、户口所在地镇街及通过网络进行申请;同时也可及时告之结对帮扶人员,让其帮助申请救助。
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按照学生个人申请,县(区)扶贫办(局)、财政局审核把关,市扶贫办(局)、财政局审定批准,省扶贫办、财政厅备案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程序是:(1)由学生本人向所在地县(区)扶贫办(局)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以下资料: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录取学校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所在村(社区)贫困家庭证明,
(2)县(区)扶贫办(局)接到学生申请资料后依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中登记在册的贫困户档案进行核查,并按照贫困户新生大学生上年家庭收入倒排序方式确定拟扶持对象。(3)县(区)扶贫办(局)、财政局将拟定资助的应届本科生和大专生,在本人所在地进行张榜公示一周,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联合上报本市扶贫办(局)、财政局批准。
(4)市级收到各县上报的拟扶持对象和助学金标准后,由市扶贫办(局)、财政局在全市主流媒体(电视台和党报)进行公示,并设置投诉举报电话,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扶贫办和财政局将最终扶持对象和助学金标准批复各县扶贫办、财政局,同时抄送省扶贫办、财政厅备案。各县收到市级批复后,由县(区)扶贫办(局)、财政局通过“一折(卡)通”将助学金发放给受助贫困家庭应届本科生和大专生,
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资助标准为(1)被本科院校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并报到就读的贫困家庭应届大学生,每生四年累计资助12000元:新生入学第一年资助5000元/人,第二年资助3000元/人,第三年和第四年各资助2000元/人。(2)被高职院校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并报到就读的贫困家庭应届大专生,每生三年累计资助6000元:新生入学第一年资助3000元/人,第二年资助2000元/人,第三年资助1000/元人,
2、贫困大学生怎样申请救助?
作为民政工作者和扶贫队员,笔者正在筹划利用“稻草基金”实施“金秋助学”的相关事宜,同时也在积极宣传和对接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特作如下答复,本答复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资助政策主要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泛海助学行动资助、建卡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和新生入学路费资助等。及时凭录取通知书(或网上录取轨迹)等个人资料到当地学生资助中心、高中就读学校、户口所在地镇街及通过网络进行申请;同时也可及时告之结对帮扶人员,让其帮助申请救助,
一、首先应了解一下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资助政策。(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贷12000元,还款期限最长为20年,学生读书期间由国家财政补偿利息,毕业后学生自付利息,可随时提前还贷,(二)泛海助学行动资助:这是部分省市才有的优先资助建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家庭应届高考本科新生的助学项目。
重庆就是该项目覆盖的地区之一,为一次性资助5000元,(三)建卡贫困大学生学费资助:各地具体的资助政策可能不一致,笔者这里对属于建卡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学费标准在8000元以内的进行全额资助,超过8000元的定额资助8000元。(四)新生入学路费资助:资助对象为经济困难的全日制高校正式录取的高中应届毕业生,
笔者这里的资助标准是市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市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五)各地慈善组织、群团组织等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比如,笔者本地就有慈善总会、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组织的专门针对贫困学生入学的“金秋助学”活动,也有爱心企业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如郎酒助学行动),各镇街也会适时利用“稻草基金”开展助学活动,这些助学活动资助的重点对象都是贫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