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税收,补贴多少的,东莞GDP在全國也是20强之内,外来人口几百万,但东莞的公交呢,很少有2元起步的公交,出门在镇区内3元起步,跨镇5元起步,别说北上广深,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吧,是东莞的财政补贴不起吗。东莞近年来逐渐被附庸化于深圳,东莞以前靠港台发家,民营企业的确不多,但胜在转型意识早,08年开始转型,如今经过十年两灾,已经开始慢慢复苏过来,当然你要跟广深比当然没得比,而且不见得东莞人民多喜欢深圳。
1、东莞怎么样?
东莞近年来逐渐被附庸化于深圳,东莞以前靠港台发家,民营企业的确不多,但胜在转型意识早,08年开始转型,如今经过十年两灾,已经开始慢慢复苏过来,当然你要跟广深比当然没得比,而且不见得东莞人民多喜欢深圳。真的,可能比佛山人民更不待见旁边的一线大哥,南海顺德宁愿亲广州,也不愿意和禅城玩。南顺,特别是顺德,对佛山的认同感很弱的,总认为佛山在吸顺德的血,这几年还稍微好一点,对比南顺很穷,放在全国还几好,什么武汉成都杭州第一区经济都不如禅城,南顺放在上海也是,第二第三把交椅,
东莞一直都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莞固投比例很低,而对房地产的依赖性一直都不高。经过08年危机和近两年不明朗不稳定的MYZ,而深圳过来的那批房产置业者,说真其中真正拿来住的很少很少,更多是投机客,即使是自住,他们从心里就没把这地方正眼瞧过,他们只是把临深当成睡城,对东莞来讲未必是好事。他们更多的是憋屈,至于受益,投机客更受益吧,而那些真正需要在东莞买房的外地人就不得不离开,
作为新莞人,感觉你说的对,佛山也呆了两年,广州也呆了很多年,深圳就只旅游出差过,东莞定居,感觉东莞悠闲一些,没有广州深圳生活那么节奏快。舒适度好,就是工厂多点,环境污染可能会有点[,东莞,劫难前,世界工厂。劫难后,人走楼空,转型中,除了几个中心区外,发展还是非常欠佳,基础建设最差,但是创业,生活成本低。
适合创业首选地(不包括科技金融等公司),未来东莞肯定会承接很多深圳的资源,近年来的舆论风向是东莞的发展完全靠深圳外溢,吃深圳不想吃的“汤渣”才得以生存,将东莞矮化,将东莞的发展结果完全归咎于深圳外溢功劳,被扫黄后全靠深圳救济。而且东莞人民不待见深圳,尤其粤B,两地一直没有文化认同感,不像广佛有南番顺这样的文化圈子说法,加上深圳投机客,大深圳霸权主义,以“大城市人”的身份和心态来到东莞,着实让人不舒服,
东莞跟佛山也有各自为政的现象和说法但性质不一样,这有历史因素的原因,东莞的各自为政诸侯经济形成可以说是当年县里有意的,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当时穷,为了减轻行政财政支出于是下放权力到村镇组,调动基层积极性和动员力,市镇村组队五个轮子一起动所以东莞才发展那么快,加上东莞县到东莞市版图划分基本没变过,各镇历史联系频繁,相互认同感高莞和佛山都不喜欢旁边的大哥,但是东莞比佛山得到的好处要多些是事实。
2、在东莞跑滴滴专车怎么样?
根据个人观察和与滴滴司机聊天了解来看,东莞并不适合专职开滴滴,业余兼职还可以,总体来看东莞600多万人,200多万辆本地牌车,加上外地牌,保守估计,基本300万,私家车多,交通相比广州深圳也不是很堵,另外地铁、公交非常发达,去机场、火车站、医院、学校都有很方便的公共交通方式。其次,东莞区域面积很小,是不设区的地级市,市区和镇级街都很发达,也很小,基本都通公共交通,
3、在东莞开网约车前景怎么样?
东莞开网约车的前景如何?我的回答是没前景。我的小舅子在开合规网约车,他的车要比别人的贵2万多,因为有营运保险和贷款利息,一台低配凌派要16万多。他的开销是每个月还贷3600,油钱150,生活费50,住宿费20一天,保险和保养每个月要1200(营运险10000多一年,算7千公里一保险,一年最少10万公里,要保养很多次的),车折旧一个月1000不过份吧,
一个月总开支:12400元。他的收入呢,有时500多,有时400多,有时300多,每天8点出,晚上11点回,算平均为450元一天吧,只有13500元,要30天不休息。那你到手的也就只有1100元,开滴滴的人的努力是被放贷的,卖车的,滴滴公司挣走了,自己只挣得辛苦,所以千万别入行,上面的数据只有油钱一项可经由烧电和烧气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