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多余的皮鞋换,工作人员给他换了几次鞋底,都是在他睡觉的时候修的,他一直主张勤俭建国,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内的,必须节俭朴素,不能铺张浪费,缺乏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案例二:苏东坡生平节俭,有人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节俭,总理说:“这比老百姓吃的好多了,1,妇孺皆知的周恩来总理的节俭故事,成了一段美谈。
1,妇孺皆知的周恩来总理的节俭故事,成了一段美谈。他一直主张勤俭建国,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内的,必须节俭朴素,不能铺张浪费,缺乏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总理的饮食很清淡,每餐一肉一菜。剩菜要留到下一餐吃,千万不要浪费一米一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中午后都开不完,食堂就做工作餐。总理已经规定工作餐的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都是大家掏钱买饭票,不允许任何人例外。饭后,总理总会拿起一片菜叶,把碗底擦干净,把米汤吃干净,最后把菜叶吃掉。吃饭的时候,偶尔会掉一粒米在桌子上,拿起来一下子就吃了。有人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节俭,总理说:“这比老百姓吃的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米饭。
2、名人 节俭的事例50字左右1951年,周恩来制作的一套睡衣睡裤褪色。穿坏了就补,然后一直补到他去世,一条浴巾用了20多年,补了14块。在医院时,它也被用作枕巾,一顶帽子破了,他舍不得扔。一双夏天穿的黄色皮凉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色皮鞋,穿了20多年,修了很多次,因为没有多余的皮鞋换,工作人员给他换了几次鞋底,都是在他睡觉的时候修的。周恩来的袜子补了又补,一块织补袜子的板子,解放战争时期用过,从西柏坡带到北京,一直留着织补袜子。例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一句英国谚语,“如果你节省便士,英镑就会来,”每天晚上,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的走廊灯,她坚持王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挤。案例二:苏东坡生平节俭,在黄州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收入分成12份,每个月一份。然后把每份分成30小份,每天一份,他把每一小份钱都挂在屋梁上,挑了一个袋子早上用,不允许有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