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无锡市 > 养蚕人,中国古代教人们养蚕人是哪位

养蚕人,中国古代教人们养蚕人是哪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9 14:41:39 编辑:无锡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古代教人们养蚕人是哪位

教人们养蚕人是的 嫘祖嫘祖,一作累祖,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中国古代教人们养蚕人是哪位

2,养蚕人诗句

蚕妇张俞 〔宋代〕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译文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注释 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养蚕人诗句

3,谁是最早养蚕人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据史书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从此被人们尊为“万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嫘祖随黄帝南巡死于衡山,遵其遗嘱葬于故乡盐亭县青龙山上。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在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四川省盐亭县有嫘祖陵,当地人每年正月初八过蚕年,以二月初十为嫘祖生日。

谁是最早养蚕人

4,谁是最早养蚕人

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据史书记载,嫘祖为黄帝正妃,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华夏,从此被人们尊为“万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嫘祖随黄帝南巡死于衡山,遵其遗嘱葬于故乡盐亭县青龙山上。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以后,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在祭奠黄帝陵的盛大典礼中,有祭祀嫘祖的纪念活动。四川省盐亭县有嫘祖陵,当地人每年正月初八过蚕年,以二月初十为嫘祖生日。

5,诗词赏析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什么意思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出自宋代张俞的《蚕妇》。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原诗:《蚕妇》宋代: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释义: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注释:1、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2、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3、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4、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作者简介: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扩展资料:诗首两句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后两句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妇 (张俞诗作)百度百科——张俞 (北宋文学家)

6,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什么意思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出自宋代张俞的《蚕妇》。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原诗:《蚕妇》宋代: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释义: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注释:1、蚕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2、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3、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4、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作者简介: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扩展资料:诗首两句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后两句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妇 (张俞诗作)百度百科——张俞 (北宋文学家)

7,关于养蚕人的诗句

1. 关于蚕的诗词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百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蚕的一生——春蚕度吐丝,到死方休。现一般指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在古代丝同思,有思念的意思,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 扩展资料: 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问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 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答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专是李商隐。古人张采田曾说属“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张采田准确地概括了无题诗的形式与表达的情感。 2. 不是养蚕人出自哪首诗 蚕妇 [作者]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3. 有哪些关于蚕的诗句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归园田居 (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4. 关于蚕的诗句 因内容太多,只列出题目. 1. 采桑(例句:蚕生春三月) 朝代:南北朝 作者:民歌 2. 蚕谷行(例句:天下郡国向万城) 朝代:唐 作者:杜甫 3. 蚕妇(例句:粉色全无饥色加) 朝代:唐 作者:杜荀鹤 4. 蜀驮引(例句:昂藏大步蚕丛国) 朝代:唐 作者:冯涓 5. 咏蚕(例句:辛勤得茧不盈筐) 朝代:唐 作者:蒋贻恭 6. 蚕妇(例句:晓夕采桑多苦辛) 朝代:唐 作者:来鹄 7. 送友人下蜀(例句:见说蚕丛路) 朝代:唐 作者:李白 8. 杂曲(例句:妾本蚕家女) 朝代:唐 作者:李益 9. 孤松篇(例句:蚕月桑叶青) 朝代:唐 作者:刘希夷 10. 杂讽九首(例句:红蚕缘枯桑) 朝代:唐 作者:陆龟蒙 11. 和卓英英锦城春望(例句:蚕市初开处处春) 朝代:唐 作者:眉娘 12. 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例句:蚕女非不勤) 朝代:唐 作者:孟郊 13. 春游(例句:锦袍日暖耀冰蚕) 朝代:唐 作者:牟融 14. 汝川行(例句:汝坟春女蚕忙月) 朝代:唐 作者:欧阳詹 15. 卧疾,答刘道士(例句:白露蚕已丝) 朝代:唐 作者:钱起 16. 自叹(例句:春蚕未成茧) 朝代:唐 作者:邵谒 17. 蚕女(例句:养蚕先养桑) 朝代:唐 作者:司马扎 18. 蜘蛛谕(例句:春蚕吐出丝) 朝代:唐 作者:苏拯 19. 采桑女(例句:春风吹蚕细如蚁) 朝代:唐 作者:唐彦谦 20. 惆怅诗十二首(例句:八蚕薄絮鸳鸯绮) 朝代:唐 作者:王涣 21. 簇蚕辞(例句:蚕欲老) 朝代:唐 作者:王建 22. 姬人养蚕(例句:昔年爱笑蚕家妇) 朝代:唐 作者:韦庄 23. 野蚕(例句:野蚕食青桑) 朝代:唐 作者:于濆 24. 织绫词(例句:去年蚕恶绫帛贵) 朝代:唐 作者:章孝标 25. 菩萨蛮(例句:小院蚕眠春欲老) 朝代:宋 作者:陆游 26. 如梦令(例句:妾似春蚕抽缕) 朝代:宋 作者:王沂孙 27. 蚕妇吟(例句:子规啼彻四更时) 朝代:宋 作者:谢枋得 28. 蚕妇(例句:昨日入城市) 朝代:宋 作者:张俞 29. 采桑子(例句:春蚕昨夜眠方起) 朝代:宋 作者:赵子发 30. 浣溪沙(例句:蚕已三眠柳二眠) 朝代:宋 作者:周密 31. 鹧鸪天五○首(例句:八茧吴蚕剩欲眠) 朝代:金 作者:元好问 32. 长水竹枝词(例句:蚕种须教觅四眠) 朝代:清 作者:黄燮清 5. “不是养蚕人”出自哪首诗 出自(宋)张俞《蚕妇》:“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语译】穿着绫罗绸缎的人,却不是养蚕织锦的人自己. 意思就是说,辛苦养蚕的人还是很穷,有钱人却穿着人家做的衣服,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穷人生活困苦,富人生活奢华,控诉了社会不公. 【注释】 罗绮:泛指丝织类的衣服。 【说明】 张俞,生卒年不详。字少愚,北宋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屡举进士不第,“不贵人爵,知命乐天”,隐居终生。文彦博知益州,为其筑室青城山自云溪,乃自号白云先生。有《白云集》。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诗的语言质朴,言简意赅,诚挚动人。所节两句,借蚕妇之口,说出了当时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发人深思。
文章TAG:养蚕人养蚕中国中国古代

最近更新

  • 纹痕的近义词,纹痕的近义词 交错的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 指望的近义词 移居的近义词

    纹痕的近义词交错的近义词枯竭的近义词指望的近义词移居的近义词皱纹交杂枯燥盼望分居皱纹交杂干涸期望迁移妈呀限制,枯槁,盼望,乔迁2,纹的近义词是什么痕_360百科拼音:hén注音:ㄏ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去字开头的成语,去开头成语有哪些

    去开头成语有哪些2,去字开头四字成语大全1,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害兴利、去食存信、去逆效顺、去杀胜残、去就之际、去恶务尽、去本就末、去住两难、去甚去泰、去粗取精、去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投机取巧的意思,投机取巧不能投机倒把

    投机取巧“投机倒把”都可以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但是投机取巧重在“耍花招”;即通过狡猾的手段获利;而“投机”重在“暴利”;也就是倒卖牟利,做事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百科定义投机取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核心部门,工业的核心部门是

    工业的核心部门是管理层工程动力生产车间2,电子商务企业中核心的部门或职能是那些和传统企业有什么不同核心部门?业务部,财务部,生产部。和传统企业没什么不同,只是业务员很少因为市场拓展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王重阳,我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生于元和二年

    王重阳生于政和二年(1112),原名,后改称苏,王重阳我周游列国,收了七个徒弟,然后创办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我觉得全真教毕竟还是属于道教的,要讲究清静主义,但是王重阳的后代中,很少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学生个人自传,首次发表自传谈大学生活与工作

    按时间顺序,可以先写入学时的状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离校时收获的总结,感情的升华,比如鲁迅自传就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优秀典范作品,我们认为自传的作用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忌不自信翻译,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一句用现代汉语如何翻译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1.(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快速的近义词,快速的近义词

    快速的近义词迅速,急速,火速急速迅速。{0}2,快速的近义词是什么迅速,快捷快捷快速的近义词:快捷、急剧、急速、敏捷、火速、疾速、神速、赶快{1}3,快速近义词快速近义词:急速,神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