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无锡市 > 无锡周家,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周家房子在那个地方

无锡周家,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周家房子在那个地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3 20:17:45 编辑:无锡本地生活 手机版

1,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周家房子在那个地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雷雨》最好,但上面没有写搬到了哪个地方

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周家房子在那个地方

2,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周家房子在哪个地方

很多人认为这个故事肯定发生在老上海,然而事实上《雷雨》却发生在天津卫剧本里应该只提到是在北方,上面说的是剧作的原型

话剧雷雨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周家房子在哪个地方

3,围城中方鸿渐和周家 苏家 唐家 的距离方位

我记得好像是方鸿渐家在无锡,周家、苏家、唐家都在上海。方鸿渐回家一次后就住在周家,所以经常去苏家和唐家。周经理虽说只是个小银行的老板,但是住的地方应该也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吧

围城中方鸿渐和周家 苏家 唐家 的距离方位

4,周怀民的家庭背景

周怀民,又名周仁,字顺根,生于光绪33年(丁未)农历6月22日(公历1907年7月31日),卒于1996年8月24日,斋号双柳书屋、水云阁等,无锡钱桥北街周巷人。父亲周坤煜(字珍山)是在钱桥桥北桥堍下开茶馆的,因为人仗义,其兄又在汉口衙门当大官,地方上人就推举他做“图董”。(清代沿用明制,在县治以下设乡,每乡推举乡董一人,总揽全乡事务。乡以下分设若干图,每图推举图董,管理全图事务,另设图正一人,专管图内的田赋征收、田地房产的买卖过户、图册注记及赋税交款书等等。)其祖上根据周家家谱记载,在明代永乐年间从无锡玉祁槽坊迁来,家境因是大户人家原较殷实,到周珍山时已趋败落,房子有两间四进的厅屋,是巷上较好的房子,但田产只有在一块高地上垦出的三分田和屋旁的一块桑树地。周怀民母亲育有四女三男,后夭折了三个,周怀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苦,好在两个姐姐都嫁了条件较优越的人家,两个姐姐出嫁后经常接济家人。日子虽然困难,周珍山还是让两个儿子上了当时的新式学堂。

5,无锡有哪些名人古墓值得去看看么

“寻墓中国”系列问答的第七篇来了,这次谈谈无锡。 泰伯墓 以“三让王位”著称的吴国的始祖泰伯相传就葬在无锡梅村。当地人泰伯墓叫作“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规模甚为浩大宏伟,在里面要走很久狠久,想必这和无锡当地财力雄厚有关;二是泰伯墓有很多的古今名人题字,从宋哲宗到清高宗乾隆,再到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秦观墓 北宋大词人秦观墓很好找,在无锡当地著名的景点惠山森林公园内。不过寻访秦观墓需要爬好一阵山,考虑到秦少游留下这么多绝妙好词,就爬吧,一路风光很好。不过,看到墓碑上的”秦龙图墓”很容易出戏想到开封府的包龙图包大人。尤袤墓 虽然和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无锡人尤袤在当下仍然不算有名。尤袤墓在无锡当地一处很有名的公墓——梅园公墓内,所以也不算难找。当然会优点混搭感穿越感,在一片现代人的墓碑中,突然出现了几个石人石马。 另外,晚清著名化学家 徐寿墓 也在梅园公墓。倪瓒墓 倪瓒倪云林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爱好书画的朋友还是应该来看看,在锡山区芙蓉山双刹贤寺附近,据说这个寺还曾是忠王李秀成的驻地。倪瓒墓旁边还“配套”有一倪瓒纪念馆。高攀龙墓 明代东林党大佬高攀龙是无锡人,无锡当地还有著名的“东林书院”。高攀龙墓也在惠山一带的“青山公园”内,爬爬山看看墓是我最喜欢的事,据说还可以一路爬到秦观墓。让人感到莫名但印象很深的是,高攀龙墓附近有个猪八戒塑像,莫非这是作为“高老庄”高家女婿的猪八戒在守护高攀龙墓的意思?顾宪成墓 另一个东林党大佬顾宪成也是无锡人,同样葬在无锡。不过相比公园中的高攀龙墓,顾宪成墓就寥落多了,在大一片工厂区内。不过保护得还算好,虽然杂草很多,但牌坊石像生什么的都还能找到。赵翼墓 清人赵翼是我最喜欢的 历史 学家,《二十二史札记》是我的案头书。赵翼墓在无锡著名的 旅游 区马山一带,但真的也没那么好找,之前是在一大片果园内。有个小疑问是,赵翼是常州人,为何葬在无锡?薛福成墓 晚清著名外交家薛福成故居是无锡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但我是去过那里后很久才知道,原来薛福成墓也在无锡。薛福成墓在太湖畔的“龙寺生态公园”内,这个号称千年古刹的龙寺看上去也很厉害的样子,据说宋高宗赵构和明建文帝都在这里避过难。 另外,号称“辛亥反正第一人” 的江苏巡抚 程德全墓 据说也在龙寺一带。华彦钧(瞎子阿炳)墓 阿炳最有名的就是那首《二泉映月》了,他的墓地正好也在“天下第二泉”附近,真的是件很风雅的事。阿炳不能再好找了,就在无锡锡惠公园内。荣宗敬荣德生墓 在近代中国,无锡荣家是和北方的周家(周学熙)并称的实业大家族,是近代中国工业的重点奠基人。无锡当地著名的“梅园”过去就是荣家的私家园林。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都葬在无锡,虽然两人不在一块,但均靠近太湖,寻访起来也算一路湖山。 我爬墙看过、进去要门票 看古墓? 口味很不一般啊 不是古墓派的,没这爱好。

6,周舜卿的简介

习业期间刻苦好学。后升为店员,已粗通英语。在与外商洽谈业务中,结识英商大明洋行大班帅初,受聘任大明洋行跑街、翻译。他在经营中注重信用,不数年业务大振,资力日益雄厚,陆续在牛庄、汉口、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及日本长崎等地共开设7家分号,主要业务是为英商怡和洋行代 销钢铁器材。《锡山周氏大统宗谱》(1919)编纂总董兼南宅支支董,无锡锡山南宅支二十五世孙,周敦颐三十世孙。   --------------周舜卿掘得的第一桶金    周舜卿,名廷弼,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五月初十酉时生于现太湖街道周新社区的小园里自然村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民家庭。据考证,周舜卿的祖籍为湖南道州(现为湖南南部的道县,与两广毗邻。)南宋时,其先祖周应高(周敦颐-周焘-周縯-周政卿-周洵-周应高)由道州迁锡,二十四世传至周舜卿的父亲周道然(字让三)。让三有二子一女,周舜卿是小儿子。  周舜卿幼年即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由于时局动荡,战乱不断,一天夜里家中房屋被烧,多年辛勤劳作、节衣缩食所攒下的一点资财也毁于大火。他母亲因此抑郁成疾,卒以不起。时舜卿年方8岁,却已如成人般懂事,表现十分坚强。为避免全家再遭不测,他父亲命他的哥哥惠卿,赴江北学生意,而自己则带着舜卿泛舟太湖,躲避灾难。等到局势稍有平缓,便回来收拾起破砖烂瓦,开始重建家园。此时,舜卿已是父亲的好帮手了。  同治六年丁卯(公元1867年),16岁的他跟随族叔周晓亭去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老板是本乡的锡铁巷村出身的富商丁明奎。(丁明奎,男,1816年~1898年,在清同治8年出巨资重建东绛的扬名大桥。这是一座曲拱型三环洞石桥,虽经143年风雨侵袭,现仍屹立在东绛锡南公路起点处的西北畔,是江苏省和无锡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听老人讲,出发时祖母仅给了他一身换洗的布衫和一双布鞋。时逢阴雨绵绵,道路泥泞不堪,周舜卿舍不得穿自己的鞋,硬是赤脚步行了十多里路,走到周泾巷车站旁的运河边,搭乘苏州的班船。当学徒后,他脑勤、手勤、脚勤,老板关照的事,他件件认真做好。打烊后,有不懂的地方还盯着账房先生问长问短。那时候外国资本已侵占我国市场,上海已初开商埠,随着贸易的扩大,上海已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商务金融中心。由于利昌煤铁号经常与外商做生意,周舜卿凭着少年的聪颖,深深感到要掌握英语的重要,否则难于洞悉商情,立足于上海商界。于是他下定决心,白天吃苦当学徒,晚上步行20余里去业余补习班学习英语,风雨无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掌握了一般的会话,三年后,他的外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三年学徒期满后,他转为正式员工,并被老板提拔为专门接洽外商的办事员,深受丁老板的器重。  青年时代的周舜卿,由于他很诚信地处理了一件事,因而自身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利昌铁号当接洽外商的办事员后,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张英国大班帅初用英文签发的面额1000元的支票。因他曾去过帅初的怡和洋行接洽过业务,知道这个大班的名字。当时1000元大洋在上海买幢石库门洋房都绰绰有余,而且周当时满师后,自己若要开店,也急切需要启动资金。然而这时,周舜卿想到的却是大班失去了这笔资金,心里一定很急。他有责任迅速物归原主。于是他立刻赶去英国人的怡和洋行,亲手把支票还给了帅初。帅初十分感动,大赞其拾金不昧的文明举动,从此深受帅初的信任和器重。不久,周被调去帅初开设的大明洋行任职。1878年,帅初又出资白银5000两,命周舜卿脱离洋行,到上海苏州河四川路桥旁,开设他自己的升昌五金煤铁号,并任命周舜卿这位27岁的青年为总经理。由于周舜卿精明能干,待人谦和,恪守诚信,因而升昌生意兴隆,利润可观。但他始终守住底线,不拿份外之金,因此帅初愈加倚重这位中国朋友,便把升昌全权交托周舜卿管理。自己回国省亲。周并不因为老板不在便中饱私囊,而是处事更加小心谨慎,每笔帐都记得清清楚楚。又隔三年,帅初的儿子来上海结账,原来帅初已经去世,按他生前的遗嘱,儿子取回三年中商号所取得的利润3万两白银,商号所有的资产赠与周舜卿。上海滩在一夜之间又冒出了一个无锡人的“煤铁大王”。从此,“升昌”即成为周舜卿起家发迹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周舜卿掘得的“第一桶金”。   商业起家——“煤铁大王”  周舜卿从16岁到上海当学徒,20岁学徒满师后任接洽与外商业务的办事员,到27岁任英商帅初投资白银5000两开设的升昌五金煤铁号经理,共过去了11年,而从周担任经理到自己开办震昌煤铁号,开办全国各地8个煤铁分号及二个蚕行,典当,却只用了12年时间。在这共12个商业企业中,其中煤铁号就达10家。至1884年周舜卿自己开设震昌煤铁号时,33岁的周舜卿拥有的资产,已达升昌原投资额的二百多倍。周之所以成为巨富,除经销洋行产品,盈利丰厚外,还有两个原因。一说是上海的震昌、升昌两个煤铁号原造在苏州河四川路桥旁,后因此地建造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以白银二十八万两的高价售出,而两个煤铁号的迁移费用很低,进出之间,差额颇大。另一说是升昌曾以废铁价格向拍卖行购得外国旧轮一艘,周还特地从家乡招去一批铁工,将机器、钢铁卸载。充新出售,因而又获暴利。另外,据朱子文撰文回忆,周曾于1885年左右,在上海南市高昌庙购进地产二十多亩,然后造房后高价售出,获得50万元销售,同获暴利。  工业发家——“缫丝大王”  周舜卿在44岁时,最早在上海南市与苏州同时开办两个冶坊,专门生产自销铁锅,最后二个厂的开办是1920年,即东绛筒管厂和砖瓦厂,当年已69岁了,25年中办了工厂16家,其中7家是规模较大的均为进口设备的先进的缫丝厂,后来被无锡民众称为“缫丝大王”。  开设在周新镇上的无锡裕昌丝厂,是周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独资白银8万两开办的。裕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在战后的头几个年头里,每年有盈余。一般年份的盈余在二、三万元左右,最高年份的一九二三年达十五万元。每年盈余均分作十三份分配,周独得十份,经、协理共得一份多,其余一份多由全厂职工分拆。至一九一九年时,该厂有进口缫丝车330台,工人超过千人,一九二三年时,该厂资本总额已达到十八万两,为最初投资额的三倍多。由于周所办的缫丝厂设备先进,加上原茧质量抓得紧,所以丝的质量过硬,深受英,美,日等国商人的青睐,“锡山牌”、“金鱼牌”商标的丝产品雄霸上海、无锡地区,周舜卿成为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缫丝大王。  资本经营——“银行大亨”  一般来说,中国一些传统商人在实力雄厚之后,往往会把精力转向谋取政治地位和政治庇护,使自己有财外还有权有势。这是由特定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周舜卿也深谙此道。除此之外,周舜卿在官场左右逢源后,敢为人先,为了让自己的雄厚资本加速升值增值,他一下子减缓了对工业的投资,而是全力以赴地在去日本考察后,在55岁时,先后在两年之内,快速投资金融界,首先在上海开设我国第一家私营银行——信成银行。这家银行不仅经营一般银行业务,还由清政府给予发行钞票的特权。这无疑是由庆亲王奕劻父子为其政治和资本上所作的后台的缘故。信成银行总部设在上海南市大东门外万聚码头旁,同时还设立北京、天津、南京分行和无锡信成银行。信成上海总行,奉商部批准发行一元、五元、十元三种钞票。发行钞票最多时达一百万元,储蓄业务每年储者多于提款者,存款余额最多时达700多万元,他被上海人称为“银行大亨”。  信成银行存在的时间前后不过6年,但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储蓄银行,应该说在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历史上确实是有它的一席之地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进步作用。  又如信成银行无锡分行,为振兴无锡实业,设立储蓄专柜,吸收社会游资,再借贷给农工路矿之营业家,给早期的无锡民族工业贷款,解决了实业家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推动了工业及商业的发展。无锡分行最多时放贷多达50余万银圆,特别是对无锡缫丝业的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当时在无锡的丝厂已开始有“实业厂”和“营业厂”的经营模式,实行厂房和机器设备租用的制度。经营者如果没有银行的贷款支持,是无力支付购买蚕茧款,工人工资和大笔租金的。即使像振新纱厂和茂新面粉厂这样的大厂,也是用全部资财抵押给银行才取得贷款去发展生产的。荣德生在1910年曾向周舜卿办的无锡信成银行和李裕成钱庄借款8万两赎回振新纱厂的。  行善积德——“善举大王”  在当时的清政府皇帝及军政府总统眼中,特别在无锡锡南片区民众的眼中,周舜卿这位富可敌国的大富豪,他绝不是守财奴,尤其是在国家受灾民众生活十分困难时,辛亥革命遇到经费困难时,他总是全力以赴,鼎力相助,被大家称为菩萨心肠的“善举大王”。  周舜卿他根在无锡,事业却大部分在上海,因此他经常奔走于无锡和上海之间。他购的火车票也是普通硬席票,用餐时从来不去餐车,只是在过道里与普通旅客一样买一份客饭。据说,为便于搞好运输工作,他经特许,在周泾巷火车站投入股份,还在古运河边筑起运输码头,一旦人货从火车上下来后,就可以迅速到船码头,再搭乘便船直达周新镇老家。周舜卿致富后,不忘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的生活十分简朴,长年累月一身青布衫,青鞋和布袜,他的衣着打扮和百万富翁是完全划不上等号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汹涌澎湃永向前。周舜卿的业绩富有传奇和辉煌,让人敬仰,他的衰败和没落又让人叹息。历史的文脉值得总结和汲取,让我们以一代伟人周舜卿为鉴,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振兴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   ————周舜卿与《雷雨》中的周朴园    曹禺,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曾担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中国剧协主席,被国民列为“鲁、郭、茅、巴、老、曹”六位现代文学巨匠。早在1933年,23岁才华横溢的曹禺写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一炮打响,走红上海滩。当时在沪演出时,票房爆满,一票难求。从达官贵人,到工商实业家,甚至普通民众,都争相目睹这一幕恩怨纠葛并带有血泪的人间悲剧。随着《雷雨》故事风靡大街小巷,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剧中“老爷”周朴园的原型,就是根在无锡的上海工商巨子周舜卿。因为剧中人曾说过“无锡是个好地方”。  时至今日,猜测也罢,附和也罢,在周舜卿的故乡——无锡东绛,广大民众对此传说还是深信不疑的。事实上,周朴园和周舜卿之间确有许多相似的巧合之处。当然,《雷雨》中的大部分情节是作者虚构的,移花接木拼凑起来的东西,周舜卿也许仅是作者写作时的参照“模特”。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来,当时周舜卿在上海滩的巨大影响力。  应该说周朴园和周舜卿有着很多的相似处。周朴园是煤矿董事长,周舜卿是上海“煤铁大王”,并投资开发锑矿任董事长;周朴园抛弃侍萍,娶了繁漪;周舜卿则在原配王淑贞去世后,另娶费氏,又娶了二位侧室。周朴园念经吃素,周舜卿晚年信佛吃斋。(注:《雷雨》台词:鲁四凤:“我怕老爷念经吃素,不喜欢我吗伺候他,听说老爷一向是讨厌女人家的。”)《雷雨》中周朴园是个剧中角色。周舜卿仅是曹禺巨匠构思剧本时的参照模特而已。但正是有了这种说不清,难道明的因缘关系,无锡人也特别热爱看话剧《雷雨》。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话剧电影界里的明星组团来锡演出《雷雨》,无锡人也好像是听家乡的故事,看本土的戏一样,追捧之热连演员也受到感染,多场演出后还要挽留加场,有的《雷雨》迷在无锡错过机会没看到戏,还要结伴随剧团去苏州,上海观看演出。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电影《雷雨》在拍摄过程中,也专门多次到无锡东绛周舜卿造的“观山庄”,“义庄”“周京堂桥”(周新老街)等场所拍摄过不少场景。同时,我们从周舜卿成长,成才,骄人业绩的轨迹来看,他致富不忘报效桑梓,在家乡买田购地,造桥铺路,创办小学、中学、商业学堂,出巨资建造周新镇,还大办慈善事业,置义田、设义庄,救助贫苦亲邻,赈济陕西、河北、河南灾民,北洋政府为表彰他的贡献,授予他匾额和嘉禾奖章。虽说周舜卿尽管有再娶纳妾之事,但家乡的人们还是敬重他的人格和对公益事业的贡献,口碑仍甚好。由此使人联想到周朴园是周朴园,周舜卿是周舜卿,俩周氏不能划上等号的。今天,我们应该感谢曹禺笔下的《雷雨》,它是以无锡为背景而采写,展开和叙述的,剧中多处说到无锡、无锡梅家、无锡周家等,他早在七十年前就为无锡扬了名气,打出了“无锡是个好地方”的响亮品牌。通过挖掘历史文脉,我们要珍惜周舜卿老前辈为我们留下的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增添无锡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激励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为振兴民族工业,加快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的步伐,率先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太湖街道史志办)

7,地方志江苏无锡天下第二也挺好

▲ 无锡惠山寺秋景。摄影/斧头哥-风物君语-江南惊艳了天下无锡浓缩了江南无锡,是“袖珍版”的江南。她既有古典江南的韵味——南边坐拥太湖,北部通江达海,运河穿城而过,“江河湖海”是她的底色;作为曾经的丝都、米市、布码头、钱码头,“鱼米之乡”是她的基因;听评弹、唱锡剧,咿咿呀呀,“吴侬软语”是她的腔调。 ▲ 太湖绝佳处,毕竟鼋头渚。图/视觉中国她又具备现代江南的富饶——早在2017年进入“万亿俱乐部”,人均GDP常年领跑全省、位居全国前三,更有常驻“全国百强县”前十的江阴、宜兴鼎力相助……即便在强手如云的“江苏十三太保”中,无锡也名列前茅。 ▲ 2019江苏各市GDP排行榜。制图/F50BB另一方面,无锡还展现出了江南人的温情——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开辟专门的服务通道,大开方便之门;将高速公路旁一座不起眼的服务区,打造成顶配商场,号称“服务区中的爱马仕”。 ▲ 俯瞰无锡蠡园四季亭。摄影/斧头哥就连“江南人嗜甜”的印象,也被无锡人发挥得淋漓尽致——猪油渣放糖、小笼包放糖、肉酿面筋也放糖……锡帮菜里的霸主“肉骨头”(酱排骨),更是“嗜甜如命”和“浓油赤酱”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苏州如同江南望族出身的“大家闺秀”,那么无锡,则是小桥流水人家里走出来的“小家碧玉”,更为鲜活可爱。在无锡,一切关于江南的幻想,都生动了起来。 向左滑动▲ 不同时节的无锡景象:无锡古运河雪景、鼋头渚长春桥樱花、无锡惠山古镇张公祠古银杏、灵山大佛。图1/视觉中国,图2、3摄影/斧头哥,图4摄影/尹文杰 一湖一河一江,如何塑造无锡?从地图上看,无锡的形状如同一只“大闸蟹”——太湖是她的躯体和根基,近四分之一的太湖之水,构成了无锡的水乡底色;运河则是她的大动脉,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无锡城,带来了千载的富贵风流;而她的两只“大螯”——江阴和宜兴,一面往北探入长江,一面延伸至苏、浙、皖交界处的宜溧山地。 ▲ “大闸蟹”无锡地形示意。制图/F50BB在这片江湖山河之间,即是无锡,一座面积仅相当于0.55个苏州的“小城”。数千年来,无锡境内的太湖、运河与长江相继发力,不断将她向前推进。 ▲ 南长街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摄影/王生晖太湖时代首先到来的是太湖时代。 ▲ 无锡蠡湖万象城。摄影/斧头哥“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之水塑造了河网密布的水乡江南,而在环绕太湖的一片区域内,无锡的地理位置却是最为得天独厚的——这里的地势相对较高,土层也更加坚实,境内还分布着残丘,最为知名的,即是今天遥遥相对的锡山和惠山——在文明的早期,由于时常湖沼泛滥、洪水滔天,太湖流域的先民们大多只能定居在水边高地上,因此,先天优渥的无锡格外引人注目。 ▲ 人民路遥望惠山。摄影/斧头哥3000多年前,周人泰伯、仲雍跋山涉水来到梅里(今无锡梅村),建立句(gōu,勾)吴国,率领着“断发文身”的江南居民,成为了江南的第一批“拓荒者”,是为“泰伯奔吴”。当时江南地区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泰伯奔吴”带来了周原上的先进技术,开掘了江南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渎(今伯渎河),引水灌溉农田、疏通航道;又在太湖之畔的沃土上饲养禽畜、种桑养蚕,为后来吴国称霸一方,攒下了丰厚家底。 ▲ 梅里古都中华德城。摄影/荣兴益 ▲ 梅村泰伯庙内的泰伯塑像。摄影/沈生华而无锡,则成为了太湖流域最早接受中原文化的区域,进而发展出别具特色的吴地文化,直至吴王诸樊(公元前560-前548年)迁都苏州之前,吴国政权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无锡一带。可以说,无锡,就是今天人们眼中“江南水乡”最初的模样。 ▲ 无锡荡口古镇、南泉村。图1摄影/文玉,图2摄影/尹文杰运河时代随之而来的是运河时代。从位置上看,无锡是京杭大运河运输最繁忙的航道——江南运河的中央节点之一,正处于苏州与常州两座大城之间。尽管古代的无锡长期以来都只是常州下属的一座“小县城”,但却像是江南繁华的一个缩影。 ▲ 运河贯穿锡城。图/视觉中国运河带来的,首先是贸易的繁荣。江南运河建成之后,除了稻米,棉和丝成为了太湖平原地区最为紧俏的两种农产品,而紧挨着航运中心的无锡,作为由长江进入苏州的中转站,逐渐成为了丝都和布码头;到了清代,无锡更是由于地近长江,发展为天下“四大米市”之一。如同流水不绝的,还有无锡传承千载的文脉。从宋代时“程门立雪”的杨时,南归无锡创建了东林书院;到明代的“东林先生”顾宪成,撰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不知激励了古今多少文人士子。 ▲ 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摄影/微博@也就那样对于无锡来说,运河时代的跨度实在太大——从泰伯仲雍的筚路蓝缕、吴越争霸的刀光剑影,到隋炀帝的南巡江都、乾隆的“六下江南”……自先秦至晚清,无锡的命运一直随着运河的烟波起落。长江时代此后则是浩荡而来的长江时代。无锡与长江本无缘。然而一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依靠“苏南模式”崛起的乡镇企业,让无锡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江阴与宜兴的加盟,赋予了她通江达海的底气,使得无锡一跃成为当时江苏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无锡以0.55个苏州的面积,在经济发展上曾压制了“老大哥”苏州十余年,即便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也是在1994年才首次超过无锡。 ▲ 江阴长江大桥。摄影/李勖晟当然,身为“江苏十三太保”的一员,无锡自然逃不过“散装”的命运——无锡内部的“散装”,来自实力强劲的两大县级市,江阴和宜兴。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江阴,坐拥着年吞吐量超过一亿吨、沟通大江大海的江阴港,GDP常年领跑全市,更有凭“一村之富”在全国家喻户晓的华西村。 ▲ 华西村。摄影/黄丰而全力布局环保科技产业、拥有“中国电缆城”官林镇的宜兴,也远不止是一个专业搞紫砂壶的“小镇”,在2020年百强县榜单上赫然排到了第7位。无锡是水做的。太湖、运河与长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持续的繁荣,同时,也塑造了无锡人如水一般通达、“不争”的性情。 ▲ 宜兴竹海。图/视觉中国 无锡人:天下第二也挺好无锡人钱钟书在《围城》里吐槽无锡:“他们那县里人侨居在大都市(上海)的,干三种行业的十居其九:打铁,磨豆腐,抬轿子。土产中艺术品以泥娃娃最出名……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他们的民风。” ▲ 无锡惠山区洛社农家的年味儿。图/视觉中国 ▲ 无锡古运河畔三里桥健身的老人。图/视觉中国事实上如果往好处看,也可以说:无锡人有铁的坚韧、豆腐的淡泊、轿子的稳健,还加上追求乡土生活的惬意,倒也符合无锡人“不争第一”的性情——车牌是“苏B”,经济排行多年稳居前三,任你南京和苏州谁是大哥,无锡都只默默站在“第二梯队”,连惠山脚下的泉水,也自称“天下第二泉”…… ▲ 锡惠公园天下第二泉。摄影/缪克强这种不刻意、不强求的心态,让无锡不像苏州、常州那样自古注重科举诗文、状元才子一大把,反而善于出各行各业的人才。 ▲ 无锡古代名人知多少?制图/刘震宇论绘画,东晋“六朝四大家”之一的顾恺之,元代“元四家”之一的倪瓒,都是无锡人;近现代则有画坛大家徐悲鸿、吴冠中,都是宜兴人。论音乐,江阴人刘天华是近代二胡演奏学派的奠基人,号称“二胡鼻祖”;无锡人华彦钧(阿炳),则凭借一首《二泉映月》名传天下。 ▲无锡现代名人知多少?制图/刘震宇 更为重要的是,无锡人注重实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就形成了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到1937年,无锡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并相继崛起了一大批实业家。 ▲ 无锡主要工业晚清及民国发展示意图。制图/F50BB最为知名的荣氏兄弟(无锡的荣宗敬、荣德生),在1913年于上海新闸桥西光复路创办了福新面粉厂,此后又将目光转向纺织业,两年后在西段的周家桥创办了申新纱厂,在苏州河边建立起了他们的“面粉王国”和“棉纺王国”。而无锡的商业资本家上海创业成功后,往往会回到家乡进行投资,从而促进了当地近代工业的发展。 ▲ 1933-1934年间六大工业城市概况。制图/F50BB而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普通市民来说,无锡是个讲究“惬意”、“适意”的地方。诚如无锡人张佳玮所说:“每次回到无锡去,没什么天高海阔的,大概是:见着爸妈了,先吃一碗馄饨一笼汤包。然后陪爸妈逛蠡湖,遛狗;吃羊肉汤,加葱;吃粢饭团和藕丝毛豆,吃桂花糖芋头。就过过小日子吧。”无锡人的这种“不争”、“适意”,同样反映在他们独特的饮食中,“爱吃甜的人,日子一定过得不差”。 ▲ 从上至下:图1:无锡历史文化街区小娄巷的唯一住户,花为150岁的清代牡丹,摄影/微博@也就那样;图2:荡口古镇着汉服合影的情侣,摄影/归祖玲;图3:锡剧《珍珠塔》剧照。摄影/沈生华 无锡有多甜?如果在某件事上,无锡人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那一定吃甜。据说苏州人调侃无锡人爱吃甜,会说“无锡人吃阳山水蜜桃,还有蘸绵白糖吃”——这么讲一来是认可无锡的阳山水蜜桃确实品质好,二来则是无锡人吃甜的功力确实天下无双。 ▲ 无锡小笼馒头。摄影/戈文,图/图虫·创意小笼馒头,江南人都爱吃,但无锡小笼的甜蜜,即便是江浙沪的邻居也未必“吃得消”——一口下去,汤汁首先涌出,加入了酱油和糖调味让汤汁变得鲜甜,汁水刺激舌尖味蕾,紧接着是内馅儿,纯肉、荠菜、还有稀罕的刀鱼馅儿,全部都带着一丝鲜甜。1981年出版的《家常点心》老菜谱上,记录着普通鲜肉小笼和无锡小笼的制作方法: 鲜肉小笼:面粉四斤,鲜酵母一块,猪精肉三斤,黄酒五钱,细盐一两二钱,白糖一两二钱,酱油五钱,味精三钱,肉皮冻二斤四两,葱姜末、胡椒粉少许。无锡小笼:面粉四斤,鲜酵母半块,猪精肉五斤,黄酒一两,细盐一两,白糖一斤,酱油一两三钱,味精三钱,肉皮冻三斤五两,葱花一两,姜末五钱。单是白糖用量这一项,就足以让非甜食爱好者望而却步。“肉酿面筋”,则是无锡菜中另一道将甜咸完美结合的菜。“生麸”也就是“水面筋”,是将小麦粉反复揉洗过后的副产品,揉成小球后在油锅里一炸,面筋便迅速膨胀开来,变成了金黄酥脆、稀疏多孔的油面筋,再用肉拌上香菇、木耳、冬笋、金针菇等碎丁,更讲究的人还会在肉馅中掺入虾仁和鸡茸,即是“肉酿面筋”,一口汁水四溢,鲜甜无比。 ▲无锡的肉酿面筋。图/网络还有一样甜度惊人的,当属无锡宴席上的硬菜“肉骨头”。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写道:“(段誉)突然间闻到了一股香气,乃是焦糖、酱油混着热肉的气味。”看到这段,无锡人大抵能会心一笑,笃定这是无锡“肉骨头”无疑了。 ▲ 段誉看到也要流口水的肉骨头!摄影/ms517,图/汇图网无锡人口中的“肉骨头”,其实就是酱排骨。虽是排骨,却是肉为主、骨为辅,外形上与糖醋排骨的品相类似,但入口才知道,每一块排骨上都包裹着一层浓厚的“糖浆”,堪称是排骨中的“焦糖玛奇朵”。 ▲ 糖芋头。图/视觉中国尝一口,感觉声音都散发着甜味,生活瞬间变得甜蜜无比——这才是极致的无锡味道,也是极致的江南味道。
文章TAG:无锡周家无锡周家话剧

最近更新

  • 纹痕的近义词,纹痕的近义词 交错的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 指望的近义词 移居的近义词

    纹痕的近义词交错的近义词枯竭的近义词指望的近义词移居的近义词皱纹交杂枯燥盼望分居皱纹交杂干涸期望迁移妈呀限制,枯槁,盼望,乔迁2,纹的近义词是什么痕_360百科拼音:hén注音:ㄏ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去字开头的成语,去开头成语有哪些

    去开头成语有哪些2,去字开头四字成语大全1,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害兴利、去食存信、去逆效顺、去杀胜残、去就之际、去恶务尽、去本就末、去住两难、去甚去泰、去粗取精、去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投机取巧的意思,投机取巧不能投机倒把

    投机取巧“投机倒把”都可以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但是投机取巧重在“耍花招”;即通过狡猾的手段获利;而“投机”重在“暴利”;也就是倒卖牟利,做事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百科定义投机取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核心部门,工业的核心部门是

    工业的核心部门是管理层工程动力生产车间2,电子商务企业中核心的部门或职能是那些和传统企业有什么不同核心部门?业务部,财务部,生产部。和传统企业没什么不同,只是业务员很少因为市场拓展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王重阳,我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生于元和二年

    王重阳生于政和二年(1112),原名,后改称苏,王重阳我周游列国,收了七个徒弟,然后创办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我觉得全真教毕竟还是属于道教的,要讲究清静主义,但是王重阳的后代中,很少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学生个人自传,首次发表自传谈大学生活与工作

    按时间顺序,可以先写入学时的状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离校时收获的总结,感情的升华,比如鲁迅自传就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优秀典范作品,我们认为自传的作用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忌不自信翻译,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一句用现代汉语如何翻译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1.(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快速的近义词,快速的近义词

    快速的近义词迅速,急速,火速急速迅速。{0}2,快速的近义词是什么迅速,快捷快捷快速的近义词:快捷、急剧、急速、敏捷、火速、疾速、神速、赶快{1}3,快速近义词快速近义词:急速,神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