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医治疗癌症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在中医西医的结合上,患者怎么做最好?
客观地说,无论西医或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效果还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否则不会有“谈癌色变”之说,中医与西医治疗癌症,从治疗理念、方法、结果各有不同。西医治疗理念基于癌症的发病是由于人体细胞在多种致癌、促癌因素作用下突变,癌细胞增殖、侵袭、浸润、迁移所致,更着眼于局部和全身的肿瘤细胞,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主要作用都在于清除肿瘤病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
对早期和有些癌症临床治愈率较高,中晚期癌症能不同程度延长生存期,延缓或在一段时间内控制局部肿瘤的生长,对实体肿瘤疗效不理想,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相对较多、较重,增加了病人痛苦,影响到治疗的完成及疗效。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求依据“诊疗指南、规范”等,疗效和毒副作用在不同医院、医师差别不大,中医治疗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认为正气不不足,癌毒侵袭,结聚流窜是癌症的发病原因。
治疗注重人体正气即抗癌能力以及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单纯应用中医药对于早期癌症疗效因为受伦理学和可行性差制约,无法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癌症早中期手术后病人的中医治疗有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复发转移率的作用,中晚期癌症则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相对较少和轻,病人依从性好。
但对局部肿块的作用不如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与医生的临床经验有较大关系。选择受益最大、风险较小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医患双方的共同原则和目的,中西医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的综合治疗,应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式。笔者曾就恶性肿瘤诊疗的中西医如何结合提出个人见解:①由病证入手,依据中医理法方药与西医病理生理药理,在以中医药理论病证结合立法、选方、择药为主的同时,尽可能选择目前研究对相应肿瘤具有抗癌药理作用的中药;②根据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劣,制定扬长避短的治疗方案,
如西医手术、化疗、放疗期,中医以调理、减毒、扶正、对症处理为主;完成西医治疗后,以中医调补脏腑、解毒抗癌、散结消瘤为主,兼顾对症处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率;③根据中西医各种治疗方法、技术对症治疗的特点,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疗效,抑制病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如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局部脏器转移,可选择介入、射频、精准放疗等治疗技术迅速清除转移灶或延缓病灶进展,中医药治疗相应加强扶正驱邪力度,常常能收到既迅速清除转移病灶,又阻断进一步转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