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些年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因此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热土,而且越南人工成本、房价、地价更低,因此国内也有不少产业转移到越南。中国人在越南适合做技术类和管理类的工作,在越南北方工作的中国人工资比南越低,疫情期间,还有不少在国内过春节的中国人没有返回岗位工作,从2月1日下午3点越南民航局暂停中国方向的航班飞往越南。
1、为什么广东有的工厂不去湖南江西开发工厂,选了去越南开发工厂?
反过来问,为什么广东有的工厂就要去湖南、江西建厂,而不选中西部其它省份?工厂去哪建是人家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而不是非要去湖南江西建才行,个中影响因素是有很多的,其中更多的是利益使然。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当企业发现利润越来越微薄时,自然就会做出评判,选择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湖南江西的生产成本未必比越南低,
越南这些年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因此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热土,而且越南人工成本、房价、地价更低,因此国内也有不少产业转移到越南。其次,中美贸易战可能加速了中国一些制造业转移到越南的步伐,因为这样就可以降低或避免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因此有些广东企业选择在越南建厂就不足为奇了。
2、中国人在越南适合做啥工作,工资多少?
中国人在越南适合做技术类和管理类的工作,工资因职位而已。基层技术类和管理人民币7000左右,高管年薪几十万的也有,相对来说南越的工资高过北越。北越与我国广西和云南交接,出入境方便,交通工具有大巴、火车。所以在越南北方工作的中国人工资比南越低,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先是劳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较多、比如鞋服类制造、电子类等。
这些企业大多是台资、也有韩资和日资,中国企业也不少。大部分企业在中国移到越南,有些到目前为止还有分厂在中国,只不过规模压缩好多,中国的技术类和管理人员在越南相对来说比国内轻松,伙食不错,衣服也是企业请当地员工洗好。疫情期间,还有不少在国内过春节的中国人没有返回岗位工作,从2月1日下午3点越南民航局暂停中国方向的航班飞往越南,
3、为何在柬埔寨、越南开工厂老板越来越多关闭企业甚至倒闭?
以劳动力成本低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柬埔寨和越南,变成了很多国际品牌的“代工厂”,制衣、制鞋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了它们的主要产业,例如服装制造是柬埔寨第三大支柱产业,仅次于农业和旅游业。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国内制造商前往,最有名的莫过于泉州,1、东南亚劳动力成本飞涨,越南工资甚至超过生产力水平尽管柬埔寨和越南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也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调查发现,过去4年间,在东南亚国家首都地区的工厂,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涨幅从11%到91%不等,2007年~2015年,越南最低工资标准呈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人均GDP以及消费者价格水平的增速。对此,越南经济与政策研究协会警告称,工资涨幅应当放缓,来与劳动力的效率相匹配,
2、劳动力素质不高,降低人口红利效果据很多赴东南亚开厂的企业家称,当地的工人素质普遍不高,生产效率不高,需要增加在管理和培训方面的投入。一名在越南开厂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内工厂的生产效率约为海外工厂的2.5倍,这几乎使单个工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的一干二净,在工资连连上涨的背景下,劳动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升,显然会淘汰一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3、工人维权活动频繁,影响工厂正常的生产活动在东南亚国家,当地人普遍认为雇主和员工是理所当然的对立面,因此工人们维权意识很高,屡屡发生罢工行为,此前,柬埔寨工人不断要求涨薪,就发生接二连三的大规模抗议示威,这些现象令各大品牌不敢轻易下单。由于订单出现下滑甚至不足,很多当地的工厂被迫停止生产,甚至倒闭,
在当时,柬埔寨服装生产协会的247家会员企业有一半无法得到足够的订单,在接下来几个月都面临开工不足的情况,生产设备也将闲置。4、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降低企业竞争力此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位于产业链的底端,依赖订单产生的微薄利润存活,扣除人力成本,企业还要负担物流和原材料成本,受东南亚生产水平不高影响,很多原料都要从中国国内运过去,这也会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柬埔寨商务部的数据表示,从今年一月份到三月份,柬埔寨服装和纺织材料的出口量增长了17.5%,总额达13.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