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查到,郑州到开封的城际快车在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可到了站一问才知道,还在二马路车站。去过河南很多的名胜古迹,唯独对河南省永城市的汉高祖刘邦起义的地方记忆最深,站在刘邦当年斩蛇起义的这片土地,我总是想象一个沛县的小小亭长,面对富丽堂皇的朝阁,他应该充满美好的憧憬。
1、你有没有接触过河南信阳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样的?
河南郑州人,大学时同学有一部分信阳人,毕业后去过信阳,做生意也接触了一些信阳人,简单表达下自己的观点,如有冒犯,谨表拙见。信阳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辖区县相对较多(人口600多万,两区八县),南侧与湖北相连,东侧毗邻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单就河南整体区域来说,信阳应该是自然环境最宜居的,
信阳人一般认为自己是南方人,身边的朋友说起来也经常说“你们北方大汉”等等词汇。确实,地域心理归属这一块确实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信阳光山和新县说话口音很诡异,跟普通中原官话有很大的区别,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听不懂。信阳外出的人特别多,省内外出人口仅次于南阳和周口,600多万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岗,农业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闯生活的人非常多。
信阳人又相对喜欢温润的气候,所以一般选择临近的湖北,安徽合肥或者苏州、杭州、上海等地,信阳人勤劳精明,所以在外做出事业发家落户外地的特别多。回到主题,简单说几点我眼中的信阳人的特质,1.信阳人特别注重饮食,跟豫北地区早中晚都可以是一碗面不同,信阳人早上热干面,中午或者晚上如果有条件必然四菜一汤,还特别喜欢吃炖锅,腊肉,鸭鹅,鱼都是他们心中至爱,他们可以不喝毛尖,但饮食质量必须要高,饮食在他们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信阳菜在整个中部地区也很有名,以精致丰富著称,是豫菜的代表,如果你跟信阳人约吃饭,一定要让他点菜,你坐着享用就可以了[捂脸]。他们对美食的追求比较纯粹,旨在追求食材的本味,其实跟很多朋友说的“好吃懒做”迥然不同,2.精明能干。信阳多丘陵山岗,因为农业无出路,所以多经商,因与湖北交界,所以也有了湖北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精明。
信阳人天南地北哪里都去,做各种各样的生意而且多有成就,即便在郑州的信阳人也不少,开饭店,做建筑,五金等行业也是名声在外。不过或许精明就容易单打独斗,跟周口和南阳人出去抱团不太一样的是,信阳人更在意自己做得大不大,而没有想过抱团去“垄断”一个行业,3.颜值高。信阳山环水绕,空气湿润,又是鱼米之乡,所以男人女人都有一副好皮囊,这可谓是天赐的机缘,
4.宗族观念。在宗族观念越来越淡化的如今,信阳那边还保留了一部分这种观念,河南十八地市,基本每个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心理归宿和地方风俗。比如南阳人的豪爽和对政治权力的热烈,周口人的敢闯敢拼和对赚钱欲望的不懈追求,安阳人的务实和平和,洛阳人的热情和安逸等等,从某种角度讲,信阳其实有点被低估了。山环水绕,虽然没有特别出名的矿产行业支撑导致经济相对有点落后,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信阳说不定能迎头赶上呢,
2、你印象最深的河南景点是哪个?
谢谢邀请。去过河南很多的名胜古迹,唯独对河南省永城市的汉高祖刘邦起义的地方记忆最深,因为刘邦开辟了大汉的纪元,又因为这里象“巷子的老酒”香醇隐藏于世。这个开辟帝业的起点,位于河南省永城市的北端,与安徽省的砀山连成一体,沃壤千里,在豫苏鲁皖四省交界的江淮平原上形成了突兀的崛起,自古就有“芒砀北峙,浍水南环,东接淮徐,西连梁宋,闭关则两河锁钥,设险则西楚咽喉,虽偏邑之舆图,实豫东之门户”的说法,给这个地域带来了风调雨顺的传说,
这是一片充满历史骄傲的古老土地,历史的厚重程度足以比肩5000年文明史的厚重。这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处处有百花绽放的理由,据考古发掘证实,这块地域就有原始社会晚期人类聚落10余处,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永城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设郡置县历史,让这方山水愈发厚重神圣,我试图去考证远古时期这片真实的土地,却无法一一拨开跌宕起伏的历史脉络,无论是秦汉、唐宋,还是明清,当历史的脚步重重地踏在这片古老的土壤上,一切都令人充满着痴迷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