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对河北的历史不了解,几千年文明只有近百年才是现在的省份划分,远了不说就说近代,河北是由三个省份合并而来,察哈尔,热河,直隶。看看省的组成就是知道河北的口音会很杂,可以说河北南部的人听不懂河北西北部在说什么,河北东北部的人又听不懂南部的人在说什么,这就是事实。
1、普通话发源地的北方六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哪个省的普通话最标准?
中国的普通话到底哪里的人说得最标准,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是哈尔滨人说的标准,有的说长春人说的标准,也有的说河北人说的普通话最标准,但得到多数人认可的还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普通话说的最标准。为什么说滦平县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历史的原因。简单地说是在明朝中期到清朝初期,古北口以外的大片土地为无人区,这里虽有沃土但无人居住,
直至清朝入关后,清皇帝为了解决入关的大量人员的生活问题,才把古北口以外的大片土地分封给各大王爷。因此,从这时开始这里才有人开垦荒地,才有人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居住的人多数都是满族人,他们说的也就是当时的官话,这种话字正腔圆,朗朗上口。没有老北京话的那些儿化音,这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普通话的前身。第二个原因是现实的原因,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60多年了),也就是在建国不久,国家语音委派专家到滦平县的金沟屯、巴克什营、火斗山三个乡镇,走进学校乡村了解当地人发音情况。尤其是在金沟屯镇的金沟屯小学,他们走进课堂,听老师讲课,听学生读书,找学生座谈,并且找一至六年级的六个学生到办公室读课文,这六个人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语音六老”的那六个人,他们现在都已八十多岁了,
2、石家庄话可以说的上是最标准的普通话吗?
说实话,石家庄话还真不是最标准的普通话。土生土长的石家庄话应该发详于休门、栗村一带,后来又有人把口气粗犷、口味浓重的获鹿话当作石家庄话来讲,只不过是用获鹿话的活波顽皮重口味来展示石家庄的风土人情,说来说去,只能说石家庄人说普通话学得快,说得好!这是有原因的。石家庄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支援石家庄建设的人员从四面八方涌来,东北人,西北人,上海人,天津人应有尽有,所以最早在石家庄居民区,哪个小区都有哪个小区的主流口音,
比如棉二天津口音多,棉五唐山口音多,煤机小区东北口音多,玻壳厂山西口音多,等等等等。因为石家庄人爱学习,学什么口音像什么口音,而在学校期间,普通话又普及得好,所以,现在人们在外交流,多以普通话为主。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你听石家庄人说普通话,会感到很自然,不做作,而且标准,换个地方,就会觉得很生硬,有一种刻意模仿的感觉。
3、为什么有人说全国讲普通话讲得最好的是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这四个地方的本地人呢?
普通话之乡为河北承德滦平县,总有一些人喜欢给自己的口音贴金,都说普通话跟自己口音定的,我也不反驳,官方可以查到的数据就是当年制定普通话的录音就是取自滦平一位农民,自己可以去查。其次这四个地方在版图上相距不远,都属于北方方言,所以仔细听还是可以辨认的,关于河北,有人说像普通话,有人说不像普通话的。是你们对河北的历史不了解,几千年文明只有近百年才是现在的省份划分,远了不说就说近代,河北是由三个省份合并而来,察哈尔,热河,直隶,
看看省的组成就是知道河北的口音会很杂,可以说河北南部的人听不懂河北西北部在说什么,河北东北部的人又听不懂南部的人在说什么,这就是事实。河北东北部承德的口音和辽宁朝阳口音是一样的,因为它们之前就是一个省份,秦皇岛的口音和葫芦岛也很像,因为距离很近,再说东北,说的再简单一点,东北话就是多方语言最后融合的结果,没有闯关东东北没有这么多人(起码没有这么多汉人)不同省份的人汇集到一起,为了方便交流大家都会去尝试用同一种口音,东北话形成的目的就是方便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