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及时解决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第四条市、县级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教育、交通、商务、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旅游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3、 电梯 管理制度有哪些?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来源于动态响应。电梯管理工作制度第一条签订电梯订货、安装、维修合同时,应遵守市劳动部门规定的有关安全要求。第二条新采购的电梯必须是取得国家有关许可证并在劳动部门备案的单位设计生产的产品。电梯卖方应设立维修点(经劳动局批准备案)或官方委托的维修点。
第四条工程部办理新装电梯移交时,除移交有关文件、说明书等资料外,还应告知接收单位电梯的维护、检查和年审情况。第五条负责管理电梯的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管理、使用、维护和年审。发现隐患立即消除,禁止带隐患运行电梯。第六条确需聘请外单位人员安装、维修、测试电梯时,聘请的单位必须是劳动部门认可的单位。
4、怎么制定小区 电梯使用运营安全 管理制度电梯属于危险特种设备,其维修保养有严格的要求。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0/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电梯制造单位进行。”可见电梯经营活动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虽然为了有效保证居住区电梯的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和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工作,根据居住区电梯的性能和使用规范,特制定本管理规定,请乘客按照以下要求正确使用。严禁超时、超重或超大使用电梯。如果过载电梯,会报警。请主动屈服,退出并乘坐下一趟列车电梯。
5、 电梯 管理制度转载以下信息供参考电梯 管理制度 I,电梯工作职责二。点维护系统III。电梯事故报告系统四。-.-0/遇险人员应急措施1。电梯岗位职责(一)本单位设备安全负责人的职责1。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和电梯的法律法规。2.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使用管理电梯;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a 电梯管理体系;4.组织制定和审批本单位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电梯,并定期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5.审批本单位的购置及定期检验计划和维修改造计划电梯,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6、经常深入使用网站,查看电梯使用情况;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6、 电梯机房安全 管理制度2.1通往机房、滑轮室和基坑的通道应畅通无阻,并有永久照明。如果使用梯子,它们应该安全可靠。2.2机房应通风良好,门窗防风雨,门锁好,并标明“机房重要,闲人勿入”字样。机房应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固定照明和电源插座。2.3控制柜(屏)和检修等人员操作的部位前应有不小于0.6m×0.5m的空间。2.4对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电梯来说,钢丝绳与机房地板孔的间隙应为2040mm。
通向竖井的孔洞周围应修建高度超过50毫米的台阶。2.5※每台电梯应配有电源系统断相和缺相保护装置,当电梯在中断相运行时也应起保护作用,断相保护功能应对电梯有效,由变频和变压控制,2.6电气元件标记和接线端子号或接头号应清晰,并与技术数据相符,电气元件应工作正常。2.7在机房内,每个电梯应单独配备一个总电源开关,并有易于识别的标志(与曳引机和控制柜相对应),开关的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方便快捷地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