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 > 黄冈市 > 徽因,情重四月见徽因是什么意思

徽因,情重四月见徽因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9 17:27:5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情重四月见徽因是什么意思

这是徐志摩给林徽因的诗 原文是 “销魂今日在燕京,情重四月见徽因” 表达对林徽因的深情意切之情
我是来看评论的

情重四月见徽因是什么意思

2,林徽因活了多大岁数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容貌姣好,才华横溢,是民国时期的四大美人之首,在诗歌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采纳一下,谢谢!

林徽因活了多大岁数

3,林徽因传的简介

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绝代风华,演绎激情岁月;一部秘史,写尽美丽哀愁。 徽因的美丽,在她的外貌。两条小辫,颇具神采的清亮的双眸,有雕琢之美的精致的五官,左颊上的笑靥,浅色半袖短衫,长仅及膝的黑色绸裙……宛若飘逸仙子。徽因的美丽,又不在她的外貌。她读书很多,她有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识见,她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悟性,超出了她的年龄。这是她的智慧美。她热爱朋友,有朋友在,她就思路洞开,妙语如珠,艺术和思想的灵感如电光石火般熠熠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与美丽的阑干。这是她的人格美……

林徽因传的简介

4,林徽因其人

建筑家、诗人、母亲配偶梁思成,两人育有一女一男:梁再冰(1928)、梁从诫(1931)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相比较而言,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现代人提起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实际上我认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她和梁思成是长期的合作者,这种合作基于他们共同的理念,和他们对这个事业的献身精神。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对母亲的评价是:“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华——文学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徽因致力于自己所喜爱的建筑事业,却生不逢时, 一生没住过自己设计的房子。 我特别喜欢她在儿子出生之后所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在我的心中,每天都会有徽因的出现,每天我都沐浴着那四面风,徽因的笑响点亮了世界,那明媚、鲜妍! 最后,推荐你一本张清平的《林徽因传》,希望你好好阅读,感受其中的文学价值。
问的是林微因吗。
民国第一美女加才女,能让那么多人怀念,追求,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文章TAG:徽因四月月见是什么徽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