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京城,除了今天我们称首都,在元朝时它叫“大都”。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成都的双流、天府新区一代,过去叫“广都”,历史上几经变换,在元代给裁撤了,成都青白江过去,不是还有个“新都”县么,【成都府】是一个设置于公元757年,废止于公元1913年,并在元朝被短暂改制为【成都路】(公元1256年-公元1371年)的【府级政区】,它存在于中晚唐、前蜀、后唐、后蜀、两宋、明、清等政权治下。
1、明朝的成都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成都府】是一个设置于公元757年,废止于公元1913年,并在元朝被短暂改制为【成都路】(公元1256年-公元1371年)的【府级政区】,它存在于中晚唐、前蜀、后唐、后蜀、两宋、明、清等政权治下。明朝【成都府】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驻地,也即【四川】首府,【成都府】与【重庆府】、【顺庆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潼川府】、【雅州】同为【四川布政使】下辖的【府级政区】,相当于的【地级市】一级。
明朝【成都府】下辖当时的:成都县、华阳县、双流县、郫县、温江县、新繁县、新都县、彭县、崇宁县、灌县、金堂县、仁寿县、崇庆州、汉州、简州、井研县、资县、内江县、安县、蒙阳县等3州17县,其中,【成都县】与【华阳县】是【成都府城】的附郭县。明朝【成都府】所辖地域,对应到我们今天,大体上包括: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成都市区、郫都区、金堂县、都江堰市、崇州市、新津县;四川省德阳市下辖的:德阳市区、广汉市、绵竹市、罗江县、什邡市;四川省绵阳市下辖的:绵阳市区、安县;四川省阿坝州下辖的:茂县南部、理县、汶川县;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资阳市区、简阳市;四川省眉山市下辖的:仁寿县;四川省内江市下辖的:内江市区、资中县,
2、在全国的城市中,成都是唯一带“都”字的城市,这种说法对吗?
非也,这种说法肯定是错的,老王现在就弄个《全中国带都字地名最全档案》。我中华大地传承千年,便是“天府”之称都不止你成都一个,岂能少了几个“都”字?远的不说,四川旁边的重庆,民国时可不就是“陪都”么?这是当年《国民政府令》正儿八经颁布的“战时首都”,并且政令白纸黑字写了,“还都后,重庆将永久成为中国之陪都”,
虽然早就天亮了,但说着玩玩还是可以的。言归正传,重庆的“丰都县”,不也名字里带了“都”?古称酆都、巴子别都,离成都也就不到400公里吧?成都青白江过去,不是还有个“新都”县么?现在叫新都区了。还有紧挨着四川的西藏自治区,川、青、云交界处的“昌都市”,这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呵呵,甚至咱还可以翻过来看,你成都市的都江堰,这不也有个“都”字么?这地方不要太有名。
江西九江下辖了一个“都昌”县,五水汇一湖,鱼米之乡,尽享鄱阳湖光,你会爱上这里的,江西的赣州市下面有个“宁都”县,森林郁郁葱葱,有翠微峰之景,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县,当年反围剿的战场。古代宁都还叫过“阳都”,挨着宁都和兴国、瑞金的还有个“于都”县,客家甚多,也是红色根据地,历史非常悠久,还有西汉长城呢。
在过去它叫“雩都”(读音同于),可能这个字太生僻了,1957年被改成“于都”,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也是贵州很不错的地方,有“高原桥城”之名,美丽非凡,想拍仙气飘飘的照片推荐这里哟。还是在黔南,有个“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这地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云贵高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个“都安瑶族自治县”,坐落在都阳山脉上。
这里到处都是喀斯特地貌,有大量溶洞,离南宁市非常近,据说此地羊肉不错…嘶,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有个叫“都兰”的县,它的意思是“温暖”。此地云高草美,有那种真正的可以躺着打滚的花海,仿佛置身游戏中的美景一样,内蒙乌兰察布市下辖了一个“商都”县,据说这里河水湍急漩流,冬日不冻,是过去放牧的好地方,在满语里也有“旋涡”之意。
河南安阳有“殷都区”,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地,也是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地,关中平原的咸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叫“秦都区”,其实就是老咸阳。1983年老咸阳改名秦都区,归咸阳市,后来渭城区都是从这划出来的,甘肃陇南的“武都区”,在西汉就已经叫武都郡,民国时叫武都县,是陇南的中心城市,巴蜀秦陇的咽喉,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之为“宝贝”,盛产花椒、油橄榄,也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