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七台河市 > 学生行为规范,学员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行为规范,学员日常行为规范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03 12:23:1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学员日常行为规范

(一)从上班到下班  1、上班的时候  1.1 遵守上班时间。因故迟到和请假的时候,必须事先通知,来不及的时候必须用电话联络。  1.2 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1.3 铃一打就开始工作。  2、工作中  2.1 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迅速踏实地进行。  2.2 遇有工作部署应立即行动。  2.3 工作中不扯闲话。  2.4 工作中不要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  2.5 离开自己的座位时要整理桌子,椅子半位,以示主人未远离。  2.6 长时间离开岗位时,可能会有电话或客人,事先应拜托给上司或同事。椅子全部推入,以示主人外出。  2.7 打开计算机传阅文件,网上查看邮件。  2.8 不打私人电话。不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私人事务。  2.9 在办公室内保持安静,不要在走廊内大声喧哗。  3、办公用品和文件的保管  3.1 办公室内实施定置管理。  3.2 办公用品和文件必须妥善保管,使用后马上归还到指定场所。  3.3 办公用品和文件不得带回家,需要带走时必须得到许可。  3.4 文件保管不能自己随意处理,或者遗忘在桌上、书柜中。  3.5 重要的记录、证据等文件必须保存到规定的期限。  3.6 处理完的文件,根据公司指定的文件号随时归档。  4、下班时  4.1 下班时,文件、文具、用纸等要整理,要收拾桌子,椅子归位。  4.2 考虑好第二天的任务,并记录在本子上。  4.3 关好门窗,检查处理火和电等安全事宜。  4.4 需要加班时,事先要得到通知。  4.5 下班时,与同事打完招呼后再回家。  (二)工作方法  1、接受指示时  1.1 接受上级指示时,要深刻领会意图。  1.2 虚心听别人说话。  1.3 听取指导时,作好记录。  1.4 疑点必须提问。  1.5 重复被指示的内容。  1.6 指示重复的时候,首先从最高上司的指示开始实行。  2、实行时  2.1 充分理解工作的内容。  2.2 遵守上司指示的方法和顺序,或视工作的目的而定。  2.3 实行决定的方案时,需要别的部门的人协助时,要事先进行联络。  2.4 备齐必要的器具和材料。  2.5 工作经过和结果必须向上司报告。  2.6 工作到了期限不能完成时,要马上向上司报告,请求提示。  2.7 任务实施时,遇到疑问和上司商量。  2.8 检查被指示的内容和结果是不是一致。  3、报告时  3.1 工作完后,马上报告。  3.2 先从结论开始报告。  3.3 总结要点。  3.4 写报告文书。  3.5 根据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  4、工作受挫的时候  4.1 首先报告。  4.2 虚心接受意见和批评。  4.3 认真总结,相同的失败不能有第二次。  4.4 不能失去信心。  4.5 不要逃避责任。  网上这种挺多,LZ也可自己搜搜,希望对您有帮助,祝生活愉快!
同问。。。

学员日常行为规范

2,急需小学生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完)

急需小学生行为规范

3,从班主任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是个学生·····我自己觉得你应该在规范学生时可以严一点,(学生就会感到这个班主任有威严)课下时你应该和自己的学生多做活动,多聊聊天,关心一下自己的学生最近的情况和有没有什么困难,多帮一下自己的学生。(这样你的学生就会觉得你很和蔼,你管他们也是迫不得已。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班规校规)要严抓那些比较跳的学生,因为不遵守班规就是这些人带头的。望采纳!!!!
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应该的,的确应该这样做的想法
(一)对学生进行**常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份,只有在这四个心理成份都得到相应发展的条件下,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知"是指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认知,它是道德行为的认识基础。掌握了道德知识可以提高对不道德行为的识别能力,也可以产生出规范个人思想行为的内驱力。"情"是指学生心理上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或恨、喜好或厌恶等情绪的体验。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这一至理名言启示我们,培养学生健康、正义的道德感情至为重要。"意"是指道德意志,是学生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具有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是达到一定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行"是指道德行为。由于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易受外界影响,往往产生行为、目标偏离正常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抓好舆论导向和榜样导向,使他们的行为纳入正确的轨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整体发展的过程,必须全面兼顾,决不能单抓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二)要在对学生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三)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教师首先按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才能指导和要求学生遵守**常行为规范。(四)寓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于家庭教育中对社会来说,家庭是一个细胞;对个人来说,家庭是社会"据点";对学生来说,家庭又是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比如健康、卫生、言语、礼貌、生活习惯、时间安排,情感态度……概括地说它是承担"**常生活习惯--基本生活方式"的自然教育单位。教师应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中学生**常行为规范》,介绍、交流教育与训练的方法,并通过填写"学校联系手册"等手段及时反馈信息。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训练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中,教师应是"引路人"。其中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训练的能力,"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体现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知方面,有自我意识,自我批评;情方面,有自我体验,自我悔恨;行方面,有自我检查,自我训练;意方面,有自我鼓舞,自我誓言,自我制约等。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具有自己管理和塑造自己的能力,要在毫无任何形式的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自我督促,自觉地把"规范"中的基本要求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制定班规是必须的,这个应该都是每个班级必备的。然后是班主任需要和同学多多沟通,但也不能失了威信。每周都会写周记吧,也能多了解很多情况。纪律严抓的话,可能需要班主任老师多跑几趟班级,课余不能太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另外,学生的行为需要老师作为榜样去代领,班风的形成是间接由老师决定的。老师需要在言谈举止等也时时注意。争取先优化班风。实在不行,就严加管制好了。软的不行就硬的。

从班主任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文章TAG: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行为规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