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顺德府清代顺德府(1644——1911)。元代顺德路明代顺德府(1368——1644年),邢台被称作顺德府和邢台悠久的历史有关系,邢台已经有3500年历史,顺德府延续为邢台市抗战期间,伪华北委员会在邢台设立顺德道,民国这次改名之后,顺德府不再存在,邢台这个名字代替了顺德这个名字的存在,体现在民国河北地图上,此处是标注邢台,括注顺德。
1、为什么邢台称顺德府?
邢台被称作顺德府和邢台悠久的历史有关系,邢台已经有3500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邢台在元代到民国初被称作顺德府,这期间虽然经过朝代的变迁和行政区域的变化但是顺德府这个称号却没有改变过。元代中统3年(1262年)当时邢台被称作邢州,由于地理位置要冲,被当时在位皇帝升格为顺德府,并且赏赐金虎符,并且立安抚司,下属洺,磁,威三个州,
一直到元二年(1265年)顺德府改成了顺德路,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都归其管辖。明代顺德府,当时隶属于中书省,相当于地级市,在洪武元年再次把顺德路改为顺德府,继续管辖九县。所属人口大约28万人(含下属县),清代继续沿用明代一部分制度,顺德府得意保留,继续让顺德府管辖九县:邢台、隆尧、内丘、平乡、任县、巨鹿、沙河、南和、广宗。
2、邢台清风楼的门票多少钱?
现在登上清风楼是需要掏钱的,但是这个不叫门票,因为在清风楼一楼到二楼台阶处立有一个爱心捐助箱,大概意思就是要爱护文物,捐献一元用于保护历史文物的,你不需要把钱给工作人员,而是直接把钱投进捐助箱中,这样就可以在二楼四处游览下了,但是如果你还想在上三楼看看下的话,每人需要再掏五元钱,三楼上面是木质建筑了,每次不能上去太多人。
邢台的清风楼是三层建筑,据说始建于唐宋年间,最初也不叫清风楼,后来因为朝代的更替,这座楼在战乱中收到损坏,以后的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其中明朝成化年间,当时的顺德府知府黎永明筹集资金进行一次重修,建成后楼高七丈有余(是不是得有20多米高啊),当时顺德知府带领着当地的名人士绅登楼赏景,曾经说过:“皇风清穆,来自帝侧,我先宣之,播于八极”,标榜执政要清正廉洁,于是这座楼并被命名为清风楼。
3、河北邢台什么时候开始叫顺德府的,它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顺德府的建置历史(1262年——1913年):元代顺德路(府)1262——1368年:元中统三年(1262年)八月初八,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元年(1264年),顺德府升为顺德路,隶属中书省。元顺德路辖邢台、巨鹿、内丘、平乡、广宗、沙河、南和、唐山、任县等9县,元代顺德路明代顺德府(1368——1644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顺德路划入明王朝统治,更名为顺德府,隶属河南行省。
洪武二年(1369年),顺德府改属北平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北平行省改称北平承宣布政司,与北平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并称三司,顺德府的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由北平三司分掌。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建立北平直隶中书省,简称北直隶,以北平为北京,顺德府划入京畿,由北直隶直辖,自1368——1644年,顺德府隶属明王朝276年。
明顺德府辖邢台、巨鹿、内丘、平乡、广宗、沙河、南和、唐山、任县等9县,明代顺德府清代顺德府(1644——1911):顺治元年(1644年)六月,多尔衮向顺治皇帝奏折中写道:燕京以南,顺德以北,俱以来归。说明此时,顺德府开始纳入清王朝管辖,顺治元年九月,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十月一日,顺治在北京皇极门正式即皇帝位。
顺德府自1644——1911,隶属清王朝267年,清顺德府辖邢台、巨鹿、内丘、平乡、广宗、沙河、南和、唐山、任县等9县。清代顺德府民国初撤府存县(1913年):1912年10月,民国建立之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季之制,全国设23省,省下实行省、府(州)、县(州、厅)三级管理体制,顺德府仍属直隶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