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冈发展的怎么样”这一话题,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下。①黄冈是一座本能发展为全国经济强市,因其具有强大的地域文化品牌、人口、地理交通等优势,相对于2000多年的黄冈历史长河,百年只是一瞬,而散发着热血的黄冈精神,浓缩了岁月的密码,浸润了黄冈人的心血,见证了黄冈人的忠诚,记录下一片红土的辉煌历程。
1、黄冈发展得怎么样?
感谢网友的提问!关于“黄冈发展的怎么样”这一话题,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下:①黄冈是一座本能发展为全国经济强市,因其具有强大的地域文化品牌、人口、地理交通等优势。仅仅从将军县、教授县就能发挥出独有的人文魅力,那为什么黄冈目前的经济现状则是屈居于湖北省第五名呢?我认为这是没有完全融合新时代发展观的原因,
②有句古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试想黄冈是什么地方,新时期的英雄城,曾依赖于自身的名气表现出应有的高傲,但是风云变幻的今天,机遇并非摆在眼前,而是自己走出去抢抓机遇。③黄冈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今后当以围绕长江、文化、圣地、地理等优势建设为大城市。结合交通和人文优势,走出去大力招商引资,助推黄冈老区建成老区中的第一大城市,
2、黄冈市英山县经济发展怎么样?
英山县是湖北黄冈市辖县,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在全市所有县中仅比团风大点,人口也才38万。英山处在湖北东北部大别山区,毗邻安徽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四县,群山环绕,全县可耕种土地多为丘陵山地,由于尴尬的地理因素,英山成为黄冈市仅有的两个不通铁路的县市之一。县际交通靠国道和高速,318国道和武合高速自西向东穿过英山,
几任英山县委书记、县长在市里为争取一条铁路线路而不可得,沿江高铁和未来的京九高铁线也不经过英山。英山县是多年的贫困县,是中国红十字会定点帮扶县,前年英山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是按脱贫剩余人口考量的,并不能说明什么,英山经济仍然在全市垫底,人均收入也是全市垫底的。英山没有重工业,没有矿采,只有轻工业和农业,全县主打农业牌,茶叶是英山县的支柱产业,
英山有大片森林,但树木是国家的,百姓不能占为私有。现在全县的经济来源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全县估计有一半的人在外打工;二是茶叶产业,这些年来“英山云雾茶”、“英山毛尖”的牌子打出来了,留在老家的主要靠茶谋生,茶农和茶商有近十万人,剩下的几万人除了老幼病残,就是留在本县企业上班的人了,但说实话英山的工资是真低呀,每月上26天班最多才能拿3000块钱。
英山县政府近年来搞招商引资,吸引工厂入驻,城南搞起了工业园区,随着工厂越来越多,相信未来工资会有所提升,英山的产业也会多元化起来,现在全国搞基建,英山也搞了多年,县城大变样,我这个常年在外的英山人,到县城也有点不知东南西北了。所以,要说英山的变化,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县城变大了,比十五年前大了不止一倍,房地产是最好用的东西,英山长安房地产公司这些年在城关建了大量的小区房,也使长安公司成为英山NO.1。
3、湖北黄冈怎么样?
黄冈有个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重建地,革命战争年代,红安县为新中国成立献出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还有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是“中国第一将军县”。两百多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中国首屈一指,世界绝无仅有,史上空前绝后,
但当时情况是,红安县基本全县人民上战场,平均3个人中就有1个人流血牺牲,兄弟接过哥哥的枪,父亲埋了儿子,替他继续参军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可以说,黄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中国第一将军镇,红安县七里坪镇,是鄂豫皖革命中心,三支红军部队的诞生地,可谓“一条长胜街,无数英雄情”,红安人民参加的战斗不计其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