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致辞,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出席。据报道,2018年12月28日,南阳高新区·金华青年汽车氢能源整车项目签约,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是支撑南阳作为河南省大城市的重大战略项目,但南阳的车,号称加水就能行驶,自带用水制氢设备,用摧化剂制氢,零成本,这就是天方夜谈了。
1、怎样看待南阳氢能源汽车下线?
氢能源汽车,早就有了,只是氢气的储存和安全问题,难以推广。但南阳的车,号称加水就能行驶,自带用水制氢设备,用摧化剂制氢,零成本,这就是天方夜谈了,将水分子的氢氧原子分离需要能源(电能),摧化剂没有能量,不可能制氢,燃料电池可以提供动力,消牦氢和氧,放出电量生成水。这是电解水的逆过程,它提供电能,是制氢所牦能量,
2、你对南阳氢能源汽车(公交车120万/辆)有什么看法?
感谢题主邀请!这个问题,值得探究。【假言判断】如果说技术真的达到成熟了,没有后顾之忧了,不是不可以的,完全可以,就是不知道现在处在什么阶段,光一辆氢能源公交车的价值120万元,那么实际运营后的使用成本到底是多少?不得不胡乱想以下几个问题:1、水电解出的氢和氧怎么储存?是低压储存还是常温储存?2、储存的氢和氧再反应产生电能到底转换率是多少?3、车辆发生碰撞是否极易跑漏“氢和氧”,那可是受到致命的安全威胁,碰燃烧极其危险。
4、如果只氢气燃烧,不需要氧气,那么氢气是在何种环境中燃烧?好操作吧?5、以后维护保养的配套配件及催化剂是否昂贵?结论:有些理论上可以的,往往现实中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前段时间看过参考消息一则新闻,我国的“QT”氢能源技术研究才具有突破性进展,而是选择了氢氧固体电池,也没选择水电解技术,足以说明该技术存在不成熟或者存在很多弊端,否则为何不采用呢?声明:原创首发仅代表个人狭隘的认识观点,勿喷,仅与大家讨论,敬请师傅们斧正!谢谢!。
3、如何看待河南南阳“水氢发动机”,只靠水就能驱动汽车这一“黑科技”?
据报道,2018年12月28日,南阳高新区·金华青年汽车氢能源整车项目签约,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是支撑南阳作为河南省大城市的重大战略项目,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致辞,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出席。可见,投这个项目的企业,就是青年汽车(对,就是那个曾经想收购萨博汽车的公司,老板叫庞青年,早就被列为失信人,即通常说的“老赖”),
根据青年汽车自己的资料,其号称车载水解制氢技术实现了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听听这个概念,就完全经不起推敲——水是如何变成氢的,驱动这一分解过程的能源来自何处,难道是车上的汽油发动机带动的制氢设备吗?如果水就可以驱动的汽车了,那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会改写:中东石油国马上崩溃,美国页岩油产业彻底完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美孚石油标准石油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马上破产,全球气候变暖立即得到扭转,什么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审特斯拉、蔚来、小鹏,什么丰田、大众、宝马、奔驰马上变成化石,
21世纪都过了19年了,谁能想到,如此“魔幻”的事情还会发生?恍惚间,就像回到了1980年代气功大师辈出的那个时代。当地的?报(非错别字),头版头条,用如此醒目的位置,还加上了市/委/书/记点赞背书,来大张旗鼓报道此事,大家可能还不熟悉报纸的生产流程,孔方兄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是记者报选题,报了选题单位领导同意后开始采访、写稿;记者成稿之后,交由编辑审核,编辑审核也大概分为三层:普通编辑一审,责任编辑二审,单位领导最后三审。
总之,这个流程是非常严格的,而且?报会更严格,只可惜,记者没有常识,没有深究,把它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宣传稿来对待;编辑们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对于记者给来的信息,也只是走走形式上的审核的过场,一个违背基本常识的新闻,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来了。可想,这是多么荒诞的一幕,如此荒诞的情形,和几十年前那些招摇撞骗的商人其实没有区别,当地媒体、政/府也丧失了基本的理性判断能力,人浮于事,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