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 > 承德市 >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格式有那些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格式有那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3 14:55:5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格式有那些

鉴赏诗歌谴词的妙处,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答题:①这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②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④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⑥音韵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诗句含义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语句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选语句往往是那些言简意丰的“立片言以居要”的关键语句。因此,要立足诗句,咀嚼语句含义,深入挖掘言外之意和言外之情。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格式有那些

2,初一语文的阅读答题格式

你加分 我回答 排比:增强语气。突出了……人物描写:加分
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这是语文答题模式~ 请简析文章的开头的作用?引出下文 2. 埋下伏笔、铺垫 3. 开门见山、点题 4. 与主旨有关 5. 文章开头运用例子,便于…(事件/人物)的对比、衬托 具体实践例如:1.这是本文的文眼,点明了…(事件)缘由 2.因为迷惑、抑郁和失望而徘徊的忧思、寂寞之情,将文章“形”、“神”高度统一eg:请简析…(开头)引例子的作用? 1. 丰富本文内容2.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 3. 增强…(主旨)的内涵 4. 增强…(事件)的对比效果 5. 对…(下文)起了铺垫作用,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eg:请简析…(一句话)用歌词等耳熟能详的句子做题目的作用? 使人感到亲切,引人联想;与中心有关、点题;有代表性;抒发感

初一语文的阅读答题格式

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中说明文的常见题型有哪些答题有什么方法

我来告诉你几种:一、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这种题型要从 ①结构 ②内容 ③语言 这三方面来答、以下的话是可以稍加选择套用进去的1、在开头则:①结构:a、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名了……(自己概括文章)b、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②、内容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③语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的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文采,吸引读者阅读,给人以深刻印象。若在中间:②、结构承上启下,是文章形成有机整体①、内容承上了……(自己概括),开启了下文……(自己概括)在结尾:①、内容总结全文,点明……的中心或者升华……的中心(要概括出“中心”是什么)②、结构呼应开头或题目,是文章结构更完整,形成有机的整体③、语言(同在开头)二、问“写作思路”也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用法:例如:在记叙文中:这篇文章是怎样叙述故事的?在议论文中:这篇文章是怎样论证的?而在说明文中则是:这篇文章是怎样说明的?问法不同,但答法都差不多答题格式: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答题思路:①、先分层②、概括层意③、把各层层义用上面的格式表现出来三、考说明文的语言分类、特点语言分类:①、平时说明文 ②、文艺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科学 说明文是为了让人有所知而不是有所感、、暂时就想起来这些,瓦一个字一个字打的啊!不采纳对不起我噶、、、哈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中说明文的常见题型有哪些答题有什么方法

4,中考语文求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答题格式喔亲谢谢啦

1.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2.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 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5. 诠作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6.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抽象复杂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7.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 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 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10.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5,我要最全的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6,语文答题格式

【记叙文】 做记叙文的时候先把文章大致看一遍 再看一遍题目后继续通读文章 这遍要很仔细 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 读的时候适当划出一些中心句 1.插叙 内容上,写了_____,对主要情节起补充拓展并深化主旨的作用,揭示__(品质、形象)___。 结构上,属插叙,充实内容,升华并突出中心。呼应了_____,为下文_____做铺垫。 2.修辞 ①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表现了作者(主人公)______的情感或品质 ②拟人:将_____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生动形象表现作者(主人公)对____的感情 ③夸张:描写____,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先把反问的句子变成陈述句。增强语气,表现了_________的特点或情感 ⑤排比:增强句式,集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感。 3.人物描写 ①肖像 作用: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格式:描写了_______的样子,表现了__________的品质或情感 ②语言 作用: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格式:____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_________内心,表现了_________ ③动作 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格式:用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____________ ④心理 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心态,刻画了精神世界 公式:描绘了________的内心想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 4.环境描写 1.)出了__________环境,渲染了______气氛 2.)烘托了人物______的性格和品质 3.)表现人物_________的性格和精神 4.)为下文______情节作铺垫 5.句子/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内容上,写出了__(概括事例)__ ②结构上,点明中心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的品质或情感,升华中心(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6.标题的作用 内容上:①浅层:概括文章的事件 ②深层:联系文章的中心 结构上:①总结全文 ②呼应了开头或结尾 7.句子含义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8.引号的作用 ①引用 ②特定称谓 ③讽刺意味、否定 ④强调
排比句: .....的句式加强了.....的语气(气势)更好的表氦涪份皇莓郝逢酮抚捆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情感!!! 在想想哦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自己也总结勒很多,不过没打,要是需要以后有时间打出来给你发

7,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赏析整个句子 还有赏析加点词语的那种

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②靠中心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②呼应③铺垫标题的作用和含义:(一)作用1.文章的线索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二)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鉴赏文章的基本思路:1、品析思想内容:中心、选材;2、品析艺术特色:写作手法;3、品析语言:修辞、用词。4、紧扣原文,举出一定的例子。5、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参考资料:
什么是表达效果的赏析划线句子或加点词语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及诗歌赏析答题公式以下三十种答题公式几乎涵盖初中语文考试当中所有主观题题型,同学们一定要在切实掌握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词语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2)公式:修辞本身得作用+ 联系上下文的情景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6.某段起什么作用:(1)此段在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此段在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7.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描写方法分为:(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种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8.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公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9.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10.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分析步骤: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1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12.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13. 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14. 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15.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16.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17.仿写句子。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18.对对联。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19.读图题。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性。20.探究题。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21.概括题。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22.名著阅读。公式: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23.编短信公式:①用“沪”“川”一类的字简写地名。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24.诗文佳句赏析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②从修辞格来欣赏,见前面修辞格。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欣赏,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25.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26.文言句子划分停顿。公式: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2、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27.前后照应。公式: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28.巧设悬念。公式: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29.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公式: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30.称谓变化公式: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文章TAG:初中语文答题模板初中初中语文语文

最近更新

  • 团代会讲话,通常来说城市团代会至少需持续两三天

    通常城市团代会至少需要持续2-3天,这样才能安排充足的议程和讨论时间,保证代表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外,城市团代会需要举行各种选举、投票等事宜,因此会议时间也会受到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6

  • 老舍的介绍,谁说一下老舍简介

    谁说一下老舍简介杰出的语言大师2,老舍生平简介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6

  • 虾饺子馅做法大全,虾饺的做法大全

    虾饺的做法大全原料:澄粉450克,淀粉50克,虾肉125克,干笋丝125克,猪油90克,盐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各适量。做法:1、将澄粉、淀粉加盐拌匀,用开水冲搅,加盖焖5分钟,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6

  • 牵挂一个人,牵挂一个人 歌词

    牵挂一个人歌词2,表达牵挂一个人的句子1,牵挂一个人歌词歌曲名:牵挂一个人歌手:云中梦龙专辑:云中梦龙一云中梦龙-牵挂一个人作词/作曲:云中梦龙牵挂一个人是对他深深的惦记是对她分分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6

  • 可爱的小狗怎么画,最可爱的小狗最简单的简笔画怎么画

    最可爱的小狗最简单的简笔画怎么画最可爱的小狗简笔画画法:画法步骤:1、先画一个U形2、画出小狗的眼睛3、接着画出嘴巴和鼻子4、画出头部和耳朵5、然后画出身子6、添上一个尾巴7、脖子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5

  • 蒸馍的做法,蒸馒头的做法怎么做

    蒸馒头的做法怎么做主料面500克辅料水适量发酵粉适量步骤蒸馒头的做法步骤11.把发酵粉在温水里泡发蒸馒头的做法步骤22.缓缓的倒入面粉中搅拌蒸馒头的做法步骤33.拌成絮状蒸馒头的做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5

  • 公众号客服,如何添加微信客服?

    如果要在微信上收发客服消息,可以在微信公众的关注界面看到客服的联系方式或电话,Some公众numbers设置为客服,1)点击“添加客服”按钮,设置客服账号的昵称和头像(昵称和头像会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5

  • 一件难忘的事500字,一件让我难忘的事500字

    一件让我难忘的事500字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事,这些事像划破夜空的一颗颗流星。在这些往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那还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带我去滑冰,我 ......

    承德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