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家电视台,东方卫视和东南卫视,咱们就一个一个来说东方卫视东方卫视全称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频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茄”台。他原来是叫“上海卫视”,但在2003年上海卫视落地澳大利亚后改名字为“东方卫视”,后来两家电视台合并后,东方频道由于传播力更强于是慢慢就变成东方卫视了。
1、为什么只有福建和上海可以用方位进行命名卫视?东南卫视和东方卫视?
我们来简单聊聊这个问题。关于两家电视台,东方卫视和东南卫视,咱们就一个一个来说东方卫视东方卫视全称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频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茄”台,他原来是叫“上海卫视”,但在2003年上海卫视落地澳大利亚后改名字为“东方卫视”。一方面区别于澳洲的“西方”,一方面确实是上海位于中国的中东部,是亚洲东海岸最大的城市,说“东方”不为过!往久远点看,上海在九十年代有两家省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而东方电视台则属于企业性质,
后来两家电视台合并后,东方频道由于传播力更强于是慢慢就变成东方卫视了。福建-东南卫视由于东南卫视的台标很像一个海鸥,所以东南卫视也被称为“海鸥台”,从地域上看,福建位于东南沿海,面朝台湾,如果叫福建卫视感觉局限性小,而福建、台湾都说闽南语,叫东南卫视也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就像台标一样,可以自由翱翔于台海两侧,
2、东方卫视做的节目怎么样?
讲老实话,上海电视荧屏的黄金年代在20年前,那时候上海电视台的8频道、14频道,东方电视台的20频道、33频道,哪怕是绿叶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不少节目还是可圈可点的。90年代程雷与和晶、陈蓉主持的《智力大冲浪》(寓教于乐,豆豆、程雷、陈蓉、黄皓表演的小品至今还不时想起来)、已经停播的《快乐大转盘》、《五星奖大擂台》(王梓主持,算早期的选秀节目)、早期的《相约星期六》(倪琳和崔杰或吕梁主持,后来倪琳与程雷搭档又中兴了一段时期)、《纪录片编辑室》(曾经制作播出过现象级的《毛毛告状》、《大动迁》这类纪录片)都是可圈可点的,
之后的《老娘舅》系列、《红茶坊》系列虽然谈不上制作精良,有时候剧情热闹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但也是传播上海文化的载体。那时候还没有番茄台什么事,很多上海小囡的荧屏回忆还是不少的,后来有了有线台,结巴但可爱的娄一晨和喜欢显摆文化的唐蒙都给上海的荧屏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解说,近年我已经不常看番茄台了,一个是没有什么现象级的节目,诸如周立波红极一时时代的《中国达人秀》也就2010年的第一期好看,之后就乏善可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