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送过三次白事,每次都是送的400元,后来听老人说送白事礼不能送双数,这个我是真不知道。过去有句老话亡人不吃饭,家产分半面,就在六七十年代没有什么家产,连温饱问题都何等艰难,要送走一位老人确实不易,其实那时间别的没有就一副棺材也拿不出来,给儿女们留下了难还的债,可现在就不同了,农村老人劳苦一辈子另了还要给儿孙挣一把,也给自己挣棺材板,话说回来象我们这里的白事礼金也很平常,从七十年代我刚记事时 ̄般都两毛钱,这是庄客之间,亲友之间没有礼金,讲究的是一副馒头半刀纸,就这倆样东西还得东倒西借才能办全,因为当时的生活就是五谷杂粮,哪有白面做馒头,到了八十年代普遍新时礼金,五毛至两块,直至现在我们这里邻里之间五十块,亲友间高不过五百,因为相邻之间也有统一观念,亲友之间也一样,也没有说女儿上多少礼金,侄女上多少的说法,主要象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大家族,二三十户人家,上礼都是一体化的,统一都是二百元。
1、现在农村白事礼金一般要给多少钱?
过去有句老话说,亡人不吃饭,家产分半面,就在六七十年代没有什么家产,连温饱问题都何等艰难,要送走一位老人确实不易,其实那时间别的没有就一副棺材也拿不出来,给儿女们留下了难还的债,可现在就不同了,农村老人劳苦一辈子另了还要给儿孙挣一把,也给自己挣棺材板,话说回来象我们这里的白事礼金也很平常,从七十年代我刚记事时 ̄般都两毛钱,这是庄客之间,亲友之间没有礼金,讲究的是一副馒头半刀纸,就这倆样东西还得东倒西借才能办全,因为当时的生活就是五谷杂粮,哪有白面做馒头,到了八十年代普遍新时礼金,五毛至两块,直至现在我们这里邻里之间五十块,亲友间高不过五百,因为相邻之间也有统一观念,亲友之间也一样,也没有说女儿上多少礼金,侄女上多少的说法,主要象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大家族,二三十户人家,上礼都是一体化的,统一都是二百元。
2、连襟病故,随多少礼金合适?
这个问题吗,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去处理,比如我们这里,连襟去世根本不通知你这个做姨父的。也不会告诉你的儿女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老辈留下来的礼数规矩,记得三十年前的事,我的大姨夫生病住院,还是不好的病,知道出院回家了,总得去瞧瞧病人吧。当时我和弟弟都在外地工作,家里的老爸就买了些营养品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里地,去大姨夫家看望,谁知巧得很,老爸还没进院,就被告知大姨夫去世了,
老爸把东西放下来,留下了200元现金,让管事的交给外甥们。算作丧礼吧!二十多年以后,爸爸去世,我们没有通知姨家的表哥表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的,等爸爸出完殡办完丧事后,我从丧账薄上看到了,大姨家四个表兄弟把200元给还了回来,当时,也没见他们前来吊唁!我总觉得,做晚辈的既然知道了姨夫去世,应该亲自过来吊唁,安慰一下还在的姨妈。
你说钱重要,还是感情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前年,我的大连襟病故。他病故的前一天我们全家还到医院探望了他,他病故回来后,人家没有通知我们,可是我们住在同一个村,我让儿子去吊了个纸,去火葬场火化尸体的时候,我们一同做了最后的告别,吊唁鞠躬!出殡的时候,我让儿子上了200元的丧礼。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安慰吧!钱多钱少,其实老百姓讲究的是个礼数,
3、白事送礼都有些什么讲究?
说实话真不知道遇白事送礼有什么讲究。之前去送过三次白事,每次都是送的400元,后来听老人说送白事礼不能送双数,这个我是真不知道,以前跟同事一起去送礼的时候我们都是送的双数,也不晓得主人家是不是生气了?昨天老公师傅的老妈走了,他去殡仪馆送礼的时候,同事就告诉他不能送双数,也不能转账之类的,只能送现钞。老公送的礼虽然是单数,可他没带够现钞,居然也是给转的账,
回来他告诉我的时候,我就说他,为啥不找同事先借点现钞?万一师傅家里对这些有讲究多不好?他说本来去之前是带够了现钞的,途中去给车子加油把现钞给用了,当时也不知道送礼不能转账之类的,要是知道肯定加油的时候就用微信付款了。后来想跟同事借点呢,结果他们带现钞在身上的都少,也不好借,说来也是,现在基本都是微信支付宝付款,除了买菜带些零钱,一般都没啥带现钞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