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题主的问题是想找记者参加活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来的记者越多越好,可以联系一位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他会产生很强的带动作用,可以帮你呼朋唤友叫一帮人过去。记者跟这些群体联系的比较多完全是因为工作需要,在媒体单位很多记者是分口线跑新闻的,比如时政记者、经济新闻记者、文化新闻记者等等,不同口线的记者对接不同的部门科室。
1、怎么才能联系到记者?
第一:借力机关单位,联系记者跟记者联系比较多的群体,一个是各机关单位的宣传口,一个是公检法等部门宣传口。记者跟这些群体联系的比较多完全是因为工作需要,在媒体单位很多记者是分口线跑新闻的,比如时政记者、经济新闻记者、文化新闻记者等等,不同口线的记者对接不同的部门科室,为了开展好宣传报道工作,很多机关单位都和记者保持着良好的联系,甚至还会组建一些微信群,将同城的一些媒体朋友都拉到一个群里,方便大家传递稿件。
这些部门和记者之间因为工作上往来较多,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借助这些机关单位联系一下记者,第二:拨打新闻热线从县级媒体到中央媒体,基本上各新闻单位都有新闻热线,对于大一点的新闻媒体直接百度就可以查询到他们的热线电话。实在找不到电话就拨打114查询,新闻热线是对外公开的所以一般都有记录,114虽然查询号码方便,但是接电话的一般都是媒体单位的话务员,很难直接联系到记者,而且媒体单位都很讲究隐私,接热线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直接告诉你某一位记者的电话,只能是留下你的电话,等待记者给你打回去。
第三:朋友介绍这个是最靠谱,最省事,最容易获得信任的一种方式了,同城媒体的圈子很小,只要你有一个记者朋友,基本上你想找哪个单位的记者,他七拐八拐都可以帮你联系上。尤其是题主的问题是想找记者参加活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来的记者越多越好,可以联系一位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资深记者,他会产生很强的带动作用,可以帮你呼朋唤友叫一帮人过去,
怎样能邀请到记者参加活动你认识了记者之后,能不能邀请他参加活动也不一定。因为一个记者可以去参加哪个领域的活动,你这个活动的稿件他可不可以发布,跟他自己本身所负责的口线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他是个跑经济口的记者,你有一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类的活动,他不一定会去,去了也不一定真的能帮你发稿。记者也是有规矩的,当他去参加一个明显不是自己所属范围内的活动时,可能领导都会过问,还以为这里面存在什么猫腻,
2、请问本地资讯类的自媒体应该如何创作呢?新闻类的是记者干的,该从哪里获取信息呢?
根据我干传媒行业的经验和对资讯自媒体长期的观察,你想做本地资讯类自媒体,你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获取信息。1、本地各类生活服务信息做本地资讯类自媒体那就要关注本地各类信息,主要还是要做好生活服务类信息,新闻类网站不一定能做全这些,你可以从本地政府网站,人社局网站、水务水电网站、医院网站、公积金网站、学校网站、旅游网站等这些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找信息来源,然后把信息再用多媒体形式整合一下,你的一篇文章就可以完成了,也不跟新闻网战冲突,还不会违反相关法规。
做资讯类自媒体主要还得靠整合编辑,用网友喜欢的方式去写作,这样才能做好,2、中央及省上的一些民生政策信息做本地资讯类自媒体,我们就要为本地人民群众服务,为他们提供事关自身的有用政策类信息。有一部分资源可以说是大家共享的,那就是中央省上的一些事关每个人的民生政策,这个我们就可以从中央省上的一些网战,微信公众号去找,可以直接发布视频类的,也可以找到这些图文政策信息后拿来解读整合,写清跟本地群众有什么关系,对他们有什么影响,那么,这样的有用信息,群众还是很爱看的,
3、从网友哪里征集或者自写信息可以将本地的一些旅游景点风景、本地的一些人文历史、本地的一些特色美食、还有本地发生的一些赛事活动等这些本地的东西,我们可以自己查找资料去写,难度应该不大。还有就是本地的一些像便民信息,比如房产车辆、招聘等这些便民信息可以从网友哪里征集拿来写,也是很好的,既方便了群众,自己也有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