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是全国性的银行,网点众多,基本上在每个乡镇都有邮储银行的网点,而包商银行属于区域性的银行,从规模上来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0万亿,超过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银行,包商银行总资产不到5000亿,邮储银行规模实力比包商银行大得多。
1、邮政储蓄银行和包商银行相比,哪个有保障?
两家银行都有保障。邮储银行,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3月,在改革原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1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成功在A股IPO上市,邮储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近6亿户,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并加速向数据驱动、渠道协同、批零联动、运营高效的新零售银行转型。
包商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年9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包商银行,目前,包商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包头、赤峰、巴彦淖尔、通辽、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兴安盟、乌兰察布、乌海、阿拉善、满洲里、二连浩特和自治区外的宁波、深圳、成都、北京设立了18家分行、291个营业网点(含社区、小微支行),员工8000多人;此外,发起设立了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发起设立了北京昌平、天津津南、江苏南通、大连金州、四川广元、贵州毕节、吉林九台、河南郾城、山西清徐等29家村镇银行。
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是全国性的银行,网点众多,基本上在每个乡镇都有邮储银行的网点,而包商银行属于区域性的银行,从规模上来说,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0万亿,超过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五大银行,包商银行总资产不到5000亿,邮储银行规模实力比包商银行大得多,而包商银行在5月份被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实施接管。
对此,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包商银行接管托管工作进展顺利,第一阶段大额债权收购与转让工作顺利完成,第二阶段清产核资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重组工作正在推进,所以仅从这两个银行来看,自然是邮储银行实力更强更可靠,但我国银行实行的是存款保险条件,只要存款没超过50万元,在哪家银行存款都是一样的。
2、徽商银行重组,到底与包商银行有关吗?
先来看一下微商银行关于重组公告的内容:一、徽商银行打算出资36亿元人民币参与发起新设一家省级地方商业银行,持股不超过15%,如果没猜错应该就是新包商银行。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新包商的银行的注册资本240亿元;二、徽商银行要收购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资产负债,据说是收购包商银行在异地开设的四家分行,即北京、深圳、成都、宁波;三、拟非公开发行内资股和H股股份,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以该行2019年6月末每股净资产(5.45元/股)计算,此次发行最高募资额达132.435亿元,毕竟无论是参与新设一家省级地方商业银行,还是收购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都将耗用不少资本。很多人瓜是吃了,但是却吃得一脸懵逼,徽商银行为什么能参与这次重组,还能收购其四家核心外省分行?这就得了解当时包商银行的处理方案了:5000万以内的同业负债实行全额兑付;5000万元以上的同业债权不全额兑付,按照规模大小,分别兑付本金的100%、90%、80%、70%不等。
也就是其他银行拆借给包商银行的资金或者在包商买的同业理财不能全部兑付归还了,只能按比例归还,而其中最惨的就是徽商银行。该行同业存单或理财规模近150亿元,这部分债权最终打了8折,损失近30亿元,我估计这次徽商银行参与新设省级城商行应该是监管部门有意补偿徽商银行在包商银行事件上的损失,比如收购四家核心省外分行,这可是徽商银行布局异地业务的一次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