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城到现在有2200多年,留下了不少古建筑或历史遗址,比如陈家祠、南越王墓、十香园等等。李资平(1910—2004),广州人,开国少将,冼星海何柳堂(1874—1933),广州番禺人,何氏三杰之一,馆内常设《广东传统雕刻艺术》《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还有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等特展。
广州建城到现在有2200多年,留下了不少古建筑或历史遗址,比如陈家祠、南越王墓、十香园等等。这些遗迹,本身就是一部活灵活现的教材,值得我们去参观、深入了解,下面介绍三个广州的历史古迹。一、广州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就是我们日常称呼的陈家祠、陈氏书院,它建于1894年,是广东规模最大的岭南祠堂式建筑。
它的最出名的便是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木雕、灰塑、陶塑、砖雕等等,另外,馆内常设《广东传统雕刻艺术》《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还有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等特展。喜欢看展览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二、十香园十香园,现在的地址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的住所。为什么名叫“十香园”呢?因为园内遍植了十种香花,给画家们写生,故以“十香”为名,
馆内常设置《十香园与居巢、居廉》专题展览,能够让观众感受岭南画派的方方面面。比如图中的微缩场景,再现了昔日园中煮茶泼墨的风雅时光,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主要展示墓中出土的文物。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万余件文物中,以“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最为闻名,馆中还有仿真互动区,也适合带孩子过来体验一把,与博物馆亲密接触。
2、近代广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近代广州历史名人众多,今天介绍开国少将李资平,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何氏三杰和岭南画派三杰,李资平(1910—2004),广州人,开国少将。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在铁四军军医院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参加红军,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任干部休养连连长,红军永坪医院院长。抗战时期任留守兵团卫生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察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医院管理局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兼广东省卫生厅厅长,海军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图:李资平少将冼星海(1905—1945),祖籍广州南沙区,出生于澳门,著名音乐家,
1926年入北大音乐传习所,1929年赴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参加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入党。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品有《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其中《黄河大合唱》,唱遍大江南北,成为不朽的英雄乐章,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图:冼星海何柳堂(1874—1933),广州番禺人,何氏三杰之一,他的祖父何博众是清末著名琵琶演奏家,有“琵琶大王”美誉。他自幼随祖父学习民族乐器,成为琵琶演奏家和作曲家,是广东音乐典雅派开创者之一,作品有《鸟惊喧》《七星伴月》《回文锦》《垂杨三复》《醉翁捞月》《玉女思春》《晓梦啼莺》等乐曲。广东名曲《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是其祖父的“家传秘谱”,经他整理再创作,用琵琶演奏在广播电台推出,
《赛龙夺锦》在国内影响最大。何与年(1880—1962),何柳堂堂弟,广东音乐多产作家,何氏三杰之一,他自幼受祖父影响,随何柳堂学琵琶,精通“三弦”、“扬琴”等乐器,对粤曲唱腔素有研究,是广东音乐多产作家,传世作品有《晚霞织锦》《长空鹤泪》《华胄英雄》《侯门弹铗》等30多首,何少霞(1942—1994),何柳堂、何与年堂侄,何氏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