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南阳是指南阳郡,包括37个县,其中宛城就是南阳的郡城。我们可以找几个很明显的反例,比如刘秀南阳郡蔡阳人,刘秀是南阳郡人,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说刘秀的故乡在现在的南阳市,那就有问题的了,因为南阳郡蔡阳县在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
1、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阳还是河南南阳?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阳。我的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且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地方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个位置属于湖北省襄阳,
并且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阳。
2、东汉末年,南阳附近是否还有一座宛城?
这个问题真搞笑!东汉末年的南阳是指南阳郡,包括37个县,其中宛城就是南阳的郡城,宛城在东汉末年不叫南阳。《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宛〗本申伯国。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阳聚,有东武亭。〖冠军〗邑,〖叶〗有长山,曰方城。
有卷城,〖新野〗有东乡,故新都。有黄邮聚,〖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有上唐乡,〖西鄂〗〖雉〗〖鲁阳〗有鲁山。有牛兰累亭,〖犨〗〖堵阳〗〖博望〗〖舞阴〗邑。〖比阳〗〖复阳〗侯国,有杏聚。〖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有宜秋聚。〖棘阳〗有蓝乡,有黄淳聚。〖湖阳〗邑,〖随〗西有断蛇丘。
〖育阳〗邑,有小长安,有东阳聚。〖涅阳〗〖阴〗〖酂〗〖邓〗有聚,〖山都〗侯国。〖郦〗侯国〖穰〗〖朝阳〗〖蔡阳〗侯国,〖安众〗侯国。〖筑阳〗侯国,有涉都乡。〖武当〗有和成聚,〖顺阳〗侯国,故博山。有须聚,〖成都〗〖襄乡〗〖南乡〗〖丹水〗故属弘农。有章密乡,有三户亭。〖析〗故属弘农,故楚白羽邑,
3、为什么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南阳郡,没有南阳县,南阳如何有诸葛亮?
现在襄阳市没有一个叫“襄阳县”的,也没有一个叫“襄阳区”的,所以,襄阳市也不能叫襄阳市,襄阳城也不能叫襄阳!我早就说过,襄阳说们抢夺躬耕地老是顾头不顾腚!光知道弄一些无稽之谈否定南阳郡郡名与郡治互指,否定诸葛亮亲口说的“躬耕于南阳”的南阳不是当时的南阳城。可是如果按照他们发明的理论往他们头上一套,他们那一套歪理邪说马上就露馅了,
为什么只有\ 东汉、三国南阳郡虽然没有南阳县,但南阳郡郡城宛城,就是南阳城,俗称南阳,或简称南阳。就和现在襄阳的情况是一样的,古今一理,一脉相承,再比如古代荆州,所辖七郡,没有一个叫荆州郡的,但它的州城郢和江陵照样叫荆州城,襄阳近邻十堰市,下辖县区中也没有一个叫“十堰”的,为什么也能叫十堰市?例子多得很,不再一一列举!从以上可以看出,襄阳说的说辞是多么的荒谬!其抢夺躬耕地的手段是多么的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