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论分水岭-余光中国评论论文集》,纯文学,1981年,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和艺术课程启发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普遍吸收了西方音乐,简介余光钟:余光钟,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作品呈现抽象趋势,余光:1中有随笔,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
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来,mainland China出版了近20种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作品。他的诗《乡愁》传遍了整个华人世界,他的《乡愁四韵》《山歌》等诗也颇为脍炙人口。《听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散文也被选入文集,编入海峡两岸的教科书。余光中的翻译以诗歌为主,包括小说和传记;王尔德的翻译喜剧《不是儿戏》、《温夫人的范》和《理想的丈夫》都曾在台湾和香港上演。
1。格律诗时期(1949-1956年)以《船的挽歌》、《蓝色羽毛》和《天国夜市》为代表。大部分课文都是两三段,每段四行,两四个韵脚。2.现代化的酝酿期(1957-1958年)以钟乳石和西罗桥的后半期为代表。开始发展长度分散的句型。3.美国留学时期(1958-1959)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和艺术课程启发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普遍吸收了西方音乐。作品呈现抽象趋势。
3、 余光中有哪些散文集?余光: 1中有随笔。左手的缪斯,文星,1963,2.《棕榈雨》,文星,1964年。3、《快乐的旅行》,文星,1965年,4.故乡的田园诗神,纯文学,1968。5.燃烧的鹤人,纯文学,1972,6.听冷雨,纯文学,1974。7.绿色一面的悲伤,纯文学,1977,8.《论分水岭-余光中国评论论文集》,纯文学,1981年。9.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帆,1987,10.由地图,九首歌,1988年。11.《渡江》,九歌,1990,12.从徐霞客到梵高,九歌,1994。13.有序,九歌,1996,14.日不落之家,九歌,1998。15.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16.连环政变,上海文艺,1999年。简介余光钟:余光钟,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