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在2007年初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在2008年前后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需求。该系统将进行联网和测试,以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套系统具有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授时、报文、GPS广域差分等功能,已逐步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5、 北斗2号卫星系统的 北斗2号卫星系统2004年8月31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 二号”卫星导航系统项目立项,将于2008年前后完成。“北斗 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卫星和30颗非静止卫星组成。“北斗 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克服“北斗 1”系统的缺点,同时具备通信功能。其建设目标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推广卫星定位、导航、授时。
6、 北斗 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为全球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备短消息通信能力,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分米厘米,测速精度0。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署了合作协议。
扩展资料: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静止轨道卫星上携带卫星导航增强信号转发器,可以向用户广播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各种修正信息,从而提高原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根据国际民航标准,开展了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建设工作。目前,系统实施方案论证已经完成,巩固了系统在下一代双频多星座(DFMC)SBAS标准中的技术地位,进一步巩固了BDSBAS作为星基增强服务提供商的地位。
7、 北斗 二号具备哪些能力?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2009年4月15日,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前两颗组网卫星,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这两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各种导航定位设备都是依靠美国的GPS系统来提供服务的。“北斗 二号”系统建成后,中国在卫星应用上将摆脱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中国导航卫星从此具备全球导航定位能力。“北斗 二号”导航定位系统通过测量卫星到用户的信号传播延迟,利用测距原理实现导航定位。通过三颗卫星的测距,获得用户与卫星的距离,确定二维位置;加上第四颗卫星的测量,就可以算出三维位置和时间。
8、 北斗三号系统相比 北斗 二号系统,有哪些创新点?与北斗-1/system相比,北斗No.3系统在技术上更先进,建设规模更大,更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技术上更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体系和先进的工艺,集众智攻关。特别是机载设备完全自主可控,是世界一流的。2.建设规模大。2020年完成30多颗卫星北斗3号的组网,是组网卫星北斗-1/的两倍。时间紧,任务重。
9、 北斗 二号 北斗三号卫星共用吗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bd2、BEDOU 2)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 二号不是北斗 1的简单扩展,它将克服北斗 1系统的缺点,提供海陆空全方位的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类似于美国的gps和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2012年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箭成功发射两颗卫星,用长征三号乙将我国第十二、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