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首先提出了辩证论治的思想,以及创立了六经辩证法,这些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并且这跟他的寿命是没有关系的,综合问答所列,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杏林涌现的佼佼者,各有所长,为人称颂的大师级别医学大家,都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都冠于了尊称,张机《伤寒杂病论》的指导思想是重视辨证施治,贯穿了脉、证、方、治几方面内容,唐孙思邈曾感叹“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医濬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研,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湯药虽行,百无一效”在祖国医学领域内,由专门研究或发挥《伤寒论》的著名医家,形成一大医学流派,称为伤寒学派,这一学浱从晋唐开始,直至明清,伤寒学派被视为主流派,所以张仲景被尊称“医圣”,应是必然。
1、张仲景,是如何成为举世推崇的“医圣”?
张仲景的确开创了一个时代开创了一个让医学倒退的时代开创了一个舍本逐末的时代开创了一个让后人背方子就能成医生的时代中医的核心是阴阳平衡血气生发百脉畅通张仲景60来岁就挂了说明他没明白心主神明和阴为阳母的阴是什么意思真正懂中医的人日常生活十分注重固本培元基本都很少生病更不容易早死按《伤寒论》的经方治病与现在西药无本质区别都是头痛治头治标不治本副作用还不见得小当西药出现了更方便更精准更容易掌握中医们自然一败涂地于是说现在的药不行或者搬年代久远的人给自己压阵真正懂中医油盐酱醋茶烟酒都能入药哪会依赖药和方子阴阳五行是古代的科学和哲学所以中医理论用了阴阳五行的知识来陈述现代人学中医必须要用现在的知识去理解和思考中医理论很多都是物理知识比如阴成形阳化气用现在的知识解读就是温度低物质成形温度高物质气化如果用来辨症成形的病都是因为该处有寒淤积聚没有成形的病则是阴藏不足引起中药方子实质就是一个减法治疗大部分都通过损阴损阳让身体达到弱平衡来消除症状看着病好了身体素质下一台阶。
2、今天是医圣张仲景生日,您对他有哪些了解?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他自述说,其家族本是二百余人大族,自建安初年以来,不到10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文中的“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也包括当时的瘟疫这种传染病,)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下决心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杂病论》自序)。
3、古有神医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为什么只有张仲景称为医圣?
在中华神洲慢长的历史岁月中,名医辈出,古典医藉汗牛充栋,许多医学家在临证医学的各个方面,作出了杰的出贡献,推动了临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扁鹊、华佗,張机、孙思邈,李时珍等,而張机独称医圣何也?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县)人,生于战国中期,约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左右,年青时曾任过舍长,受业于长桑君,尽得其真传,后行医于民间,游历各诸侯国,其医术精湛,享有崇高声誉,人们尊称为“扁鹊”,据史书记载,其足迹遍及燕、齐、赵、魏、虢、秦等国及周王朝都城洛阳,因招致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妒忌而被杀害,
《漢書,艺文志》记载题名为扁鹊的两部著作,(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可惜其书佚亡,他的后学有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同、子越、子游、子仪等人。扁鹊在临证各科都有很深造诣,尤长脉诊,在赵国都城邯郸作过带下医,在周王朝都城洛阳作过耳目痹医,在秦国都城咸阳作过小儿医,临床经验丰富,故诊断如神,在齐国时,通过望诊,准确判断出齐桓侯田午的疾病不治将深,最后将无法治疗,田午不听其言,果然不治而亡,
晋国赵简子患病昏迷五天,不省人事,扁鹊通过切诊认为赵简子血脉循环正常,可治,经过扁鹊施治,两天多赵简子就苏醒了。在虢国时,听说虢太子暴蹶而死,国人正在筹办丧事,扁鹊通过问诊了解其患病情形,其尸未僵冷,并有微弱呼吸,推断为“尸蹶”(假死),可救,扁鹊令子阳针刺“三阳五会”,太子即苏醒了;又让子豹热熨两腋下,太子即坐立起来,再配汤药调之,二十余日,太子病告癒,这事儿一传出,人们都认为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