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防城港市 > 月亮为什么是圆的,月亮为何是圆的

月亮为什么是圆的,月亮为何是圆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5 23:23:4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月亮为何是圆的

因为它是圆的
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也包括地球
因为被你看见勒才是圆的!
月球是绕着地球公转的。当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地球就完全挡住了太阳光照到月球,这时我们看不到月亮,当月球转到地球的一侧时,从太阳到月球两点间的直线上,完全没有地球,我们就看到全部的月亮。各个国家看到圆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之所以是十五看到,是因为我国的地理条件的原因。我们叫作十五月圆夜,别的国家又是其它叫法了。

月亮为何是圆的

2,月亮为什么会是圆的

所有足够大的天体,由于自身引力,都会趋向最稳定的结构。而对于球体,它的每个表面的受力是很均匀的。所以可以看作是晚有毅力的作用把天体缩成了球体。 月亮是足够大的天体,有球形外表不足为奇。 宇宙中有个规律就是,所有物质都趋于能量最低,最稳定的状态,在所有形状中球体是最稳定能量最低的形态,所以,宇宙中多数物体都趋于球体,当然绝对球体是不可能的.因为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诸如陨星撞击等等. 月球在最初形成时候,由宇宙尘埃由于互相引力作用聚合成一个聚合体,根据能量最低原则,只有球体才是最稳定能量最低的形态,球体受理均匀,不会有变成其他形态的势能,因此,月球,地球都趋向球体.

月亮为什么会是圆的

3,为什么月亮是圆的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赵之珩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赵之珩说,需要向广大群众说明的是:一、每过29.5天,月亮就圆一次,并不是只有八月十五或十六的月亮圆。一年里要圆12次或13次。二、用望远镜观察月面,最佳的日子是在农历的初七至十三和十九至廿三。最圆的日子里,月面山脉的形状反而看不清楚。
因为她也不想总是让别人只见到她的半张脸

为什么月亮是圆的

4,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这主要是引力的作用,不只月亮是圆的,许多星球都是圆的。具体的说,涉及到星体的形成原理:大行星是由大量的宇宙尘埃、碎块演化形成的(这些物质大多来自行星附近的恒星的外围,比如地球的来自太阳)根据万有引力和角动量守恒这些物质会绕其引力中心自转,并加速收缩逐渐形成球状而且行星在演化的前期非常炽热,物质流动性较大经过漫长的演化、冷却形成质量分布比较均匀的球体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因为1、物体在宇宙中的移动始终会受到各种引力的影响,所以他们既公转又自转,而自转的离心力将他们塑造成球形2、似乎和物体的张力有关系,就好像一滴水在真空状态下会呈现出球形一样……所以月球会是圆的.
月亮是一个星球,而星球的成长过程是由于内部核体的引力将外围的物质牢牢吸引住并不断向中间聚合,由于力是从四面八方日来的,所以最终会达成一个平衡体,而圆形是所有几何形状中受力最均衡的...所以星球的稳定体只能是圆形(小行星不算,质量不够且没有内部核体)。而天狗食日(即月食)是地球挡在了月亮与太阳之间,使得月亮无法反射太阳光而造出的阴影。
我查了一些答案,说因为是太阳圆的,太阳和月亮是夫妻,就要有夫妻相,所以也跟着一起圆了。 呵呵,其实,月亮本身就是圆的,那是宇宙万物的造化啊。
文章TAG:月亮为什么是圆的月亮为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