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 > 防城港市 > 灭蜀,魏朝灭蜀了吗

灭蜀,魏朝灭蜀了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16 15:48:04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魏朝灭蜀了吗

LZ注意,是魏国灭蜀汉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大权。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魏国邓艾钟会灭蜀
灭了,邓艾钟会嘛,蜀汉灭亡是在263年,司马篡位是265年。还有哦,不是蜀,是蜀汉,蜀是蔑称
263年,钟会、邓艾伐蜀。钟会攻下汉中后与姜维相持剑阁雄关。邓艾偷渡阴平,攻下江油、涪水关、绵竹。大军深入平地,成都刘禅投降。
263年魏国邓艾钟会灭蜀
后汉 不是 刘秀建立的么刘备的蜀汉生怕轮不上后汉。蜀朝的话只有正统才能叫朝 吧所以也不可。

魏朝灭蜀了吗

2,灭蜀的是秦惠王吗

不是
不是
是 也叫秦惠文王 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灭蜀。。。秦惠文王他爹就是支持商鞍变法的那个孝公
嗯,是的,前316年,秦灭蜀、巴等国。麻烦采纳一下,谢谢!
蜀国在秦国南方是大国,就像司马错说的,还是戎、狄首领,当时在西南地区还有巴、丹、犁、苴、滇等国,其中蜀国最大。唐朝的《正义集解》、《括地志》都是受东晋时期的地方志《华阳国志》的影响,把“金牛伐蜀”一类故事作为历史纪录下来。但是《华阳国志》也记载了一些可信的史料,比如“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当时秦国的汉中确实是被蜀国占领,该书记载的苴侯同巴国联合,被蜀王战败逃亡巴国,向秦国求援,无法确定。   《史记》只是记载了蜀和苴相互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随后就发生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相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反对出兵蜀国,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并且说明:“蜀国乱政,我们占领了天下不会认为我们残暴,取得巨大的利益人们也不会认为是贪婪,是名实一举两得,还有平定残暴的声望,比攻打韩国,劫天子的结果有利。”   最终秦惠王赞同司马错的意见,对蜀国用兵。司马错指挥平定蜀国的经过在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张守节的《正义集解》选用了《华阳国志》张仪统领、指挥灭蜀战争的史料,但只说蜀王被张仪在武阳追杀,根本就没说司马错伐蜀,这些都是不可信的,攻打蜀国应该是司马错指挥的。   《史记》记载司马错在秦惠王九年的前316年十月平定了蜀国,蜀王也没有象《华阳国志》等说的被张仪所杀,而是被秦国贬号为侯,直到两年以后,十一年,才由秦公子通取代原蜀王,担任蜀侯。《史记》中没有记载张仪在伐蜀战争中的作用。作为相国的张仪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才能出众,不是军事家,又反对攻打蜀国,秦惠王是不会让他担任统帅,但不排除战后张仪主持投降仪式。

灭蜀的是秦惠王吗

3,秦惠文灭蜀

蜀国在秦国南方是大国,就像司马错说的,还是戎、狄首领,当时在西南地区还有巴、丹、犁、苴、滇等国,其中蜀国最大。唐朝的《正义集解》、《括地志》都是受东晋时期的地方志《华阳国志》的影响,把“金牛伐蜀”一类故事作为历史纪录下来。但是《华阳国志》也记载了一些可信的史料,比如“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当时秦国的汉中确实是被蜀国占领,该书记载的苴侯同巴国联合,被蜀王战败逃亡巴国,向秦国求援,无法确定。  《史记》只是记载了蜀和苴相互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随后就发生了秦国历史上著名的辩论,相国张仪主张攻打韩国,反对出兵蜀国,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并且说明:“蜀国乱政,我们占领了天下不会认为我们残暴,取得巨大的利益人们也不会认为是贪婪,是名实一举两得,还有平定残暴的声望,比攻打韩国,劫天子的结果有利。”  最终秦惠王赞同司马错的意见,对蜀国用兵。司马错指挥平定蜀国的经过在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张守节的《正义集解》选用了《华阳国志》张仪统领、指挥灭蜀战争的史料,但只说蜀王被张仪在武阳追杀,根本就没说司马错伐蜀,这些都是不可信的,攻打蜀国应该是司马错指挥的。  《史记》记载司马错在秦惠王九年的前316年十月平定了蜀国,蜀王也没有象《华阳国志》等说的被张仪所杀,而是被秦国贬号为侯,直到两年以后,十一年,才由秦公子通取代原蜀王,担任蜀侯。《史记》中没有记载张仪在伐蜀战争中的作用。作为相国的张仪是著名的纵横家,外交才能出众,不是军事家,又反对攻打蜀国,秦惠王是不会让他担任统帅,但不排除战后张仪主持投降仪式。
公元前325年,嬴驷自称为王,改元为更元元年。[1]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在丹阳(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插在秦国本土和巴蜀之间的楚国汉中郡直接威胁秦国入蜀的要道,成了秦国必须要拔掉的钉子。 秦惠王在公元前312年联合韩魏攻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占领汉中。 秦惠王命魏章率领公子疾、甘茂在丹阳(今河南西峡以西、丹水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占领了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大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惠文灭蜀

文章TAG:灭蜀魏朝了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