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深圳垃圾渗沥液处理,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工艺

深圳垃圾渗沥液处理,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工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0 23:45:16 编辑:深圳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工艺

苏州七子山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采用缺氧活性污泥和厌氧/好氧淹没式生物膜组合工艺进行处理,配合超滤。
渗沥液是垃圾本身含有水分+垃圾填埋场内部生化作用产生的水分+外部来水(如雨雪、渗透等)组成,进垃圾后很快就会渗出渗沥液,或许就在第二天。

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处理工艺

2,深圳垃圾处理厂如何处理垃圾渗沥液

深圳白鸽湖垃圾厂内专辟一块垃圾渗沥液处理场地,建有垃圾渗沥液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环保局环评批复的“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流到观澜污水厂进一步处理,排放前厂内设有专门的污水排放监测井,其主要的污水排放指标由在线监测仪联网到环保局,接受环保部门24小时监控。
1、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工作职责:  负责渗沥液处理厂站设施调试、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专业技术和人员管理的、工作。  2、应聘要求:  有渗沥液或污水处理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经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团结协助和奉献精神。

深圳垃圾处理厂如何处理垃圾渗沥液

3,渗沥液处理如何达到示范标准

深圳白鸽湖垃圾厂内专辟一块垃圾渗沥液处理场地,建有垃圾渗沥液处理站,经处理后达到环保局环评批复的“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
国家建设部实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实用房为重点,全面提高住宅质量;提供有效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在各项硬指标上与普通的安居和商品住宅小区有本质区别。“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以科技为先导,推广应用“七大成套技术体系”和“四大新技术”来建立住宅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住宅科技贡献率。其中“七大成套技术体系”是指住宅的建筑与结构、节能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厨卫成套技术、住宅管线技术、环境保障技术、智 能化技术和施工建筑技术七大体系。而“四新技术”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设计突出强调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均好性要求从户型、居住环境、景观、公用设施、设备配置、材料部品的选择和物业管理等诸方面使每个住户都能受到同等的关注,都能获得公平的价值回报。多样性应注重小区服务对象的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力争在建筑风格、户型布局、空间组合、色彩构成等诸方面具有特色。反映地方特点和文化传统,避免风格单一和雷同。协调性应注重住宅与历史文脉协调;与当前时代精神相一致;与未来发展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充分体现新世纪的住宅设计水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原则,达到“健康住宅”的标准。体现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充分应用“绿色建材”,在商品房的性能中要通过商品房的性能认定,达到1a以上,在智能化的设计中达到基本配置以上。“康居”小区必须对小区实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物业管理应达到“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的标准,建立现代化智能管理系统,为居民构筑安全、舒适和便利的信息化居住环境。

渗沥液处理如何达到示范标准

4,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工作职责

1、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沥液处理工作职责:  负责渗沥液处理厂站设施调试、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专业技术和人员管理的、工作。  2、应聘要求:  有渗沥液或污水处理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经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团结协助和奉献精神。
用sun-fenton-aops技术吧,高级氧化工艺的特点是指令氧化反应产生和连环产生羟基自由基(·oh)、氧自由基(ho·)、过氧自由基(o2·)、中心碳自由基[coo·—(ch3)2nch2·]共轭酸基ho2·、四氧化过氧化氢自由基等,而羟基自由基与氧自由基等自由基都有超强的氧化性能,通过各自由基及自由基的β裂变又会形成新的自由基,追究这些连环自由基群的连锁反应机制,就能将几乎所有的有机、有毒污染物质及高分子污染物有效地氧化分解,甚至能彻底地转化、矿化为无毒无害的无机盐、如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 污水→fenton+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fenton+uasb 工艺;污水→fenton+uv工艺;污水→fenton+o3工艺;污水→fenton+uv+o3工艺等等。所有以上新、老fenton 工艺及方法虽然都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新特点。能对各类不同的高浓度有毒有机废水起到了部份降解的作用,起到了提高b/c比值效果,把污水毒水由不可生化转向为可生化;由难治理、不可治理发展成为不难治理和可以治理的成熟化方向发展。 羟基自由基连续发生系统多单元、多相位、多功能、模块式机组的内部设计了众多的超强功能模块,其中有uv 催化与酶促系统、二氧化钛、多组方催化系统、空气源或纯氧源增氧系统、臭氧源强氧化脱色除臭系统、电化学系统、声场、羟基自由基连续发生和分子质状式对撞击、断脱化学键系统以及引力与引力场、引力桥、ss自动排除系统。曝气系统、吹脱系统、中和仓、还原仓、超声空化器、微波mwi发生器、脉冲发生器、机械与功能混合匀质系统、加热系统等、众多针对性各不相同的药物配加模块系统、催化床载体及plc程序自动控制等20 多个功能系统,以垃圾渗滤液和煤焦化废水为代表的任何类型的超高浓度污水、毒水,一进一出本工艺就变成了达标排放的清水。 到米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网页szstrong888,点垃圾渗沥液页面,上面有一篇文章有介绍,可能会对你有帮助!或打13662236772问一下作者.

5,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物化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膜渗析、汽提、湿式氧化等多种方法;其优势在于不受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所以物化法一般作为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方式。生化处理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包括延时曝气、生物转盘以及曝气稳定塘等多种方法。其工艺比较成熟、运行费用低,获得国内外普遍使用。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以其有效降解有机废水和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优势,获得渗滤液处理市场的高度认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垃圾渗滤液的各种成分占比分析,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处理所使用垃圾渗滤液工艺技术,其主要可分为场外综合处理与场内单独处理两大类。场外综合处理:相对而言这种技术手段比较简单。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建垃圾填埋场的距离离市中心也越来越远,且垃圾渗滤液所具有的高危害性、高污染性等特质也不适宜与普通生活污水同步处理等原因,场内单独处理渐渐成了国内垃圾处理厂的另一选择。场内单独处理:现今的场内单独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及土地处理法三大类及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
1、合理选择和安全使用设备。例如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节能降耗,根据设备的性能,安排其适当的生产任务和负荷,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环境,安排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设备操作员。2、做好设备的维护和大修工作。3、根据需要和可能的计划设备升级。4、生产,安装,销售,售后整合可长期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5、做好设备验收,登记,保管,报废工作。6、建立设备管理文件。7、做好设备事故处理。
温度对填埋场有机垃圾的厌氧降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填埋场渗滤液特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在常温及29-45℃范围内设置的6个不同温度下的模拟垃圾柱降解对照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对填埋有机垃圾渗滤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垃圾降解适宜的温度范围(29-45℃)内,较高的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保持恒定的温度比升高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的影响更加显著,但温度对垃圾降解渗滤液中氨氮影响并不明显。
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6,城市垃圾产生的渗沥液和气体怎么处理

垃圾渗滤液首先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缺氧和MBR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降解COD、BOD和氨氮。为了去除硝态氮,在MBR池和缺氧池之间加入回流,使MBR池中形成的硝态氮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转化为待去除的氮。由于管式膜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MBR反应池可用于高浓度污泥15g/L的条件之上运行,强化了反应器的生化效果,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但由于垃圾渗滤液中COD的生化降解难度较大,MBR出水仍达不到要求的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治疗NF/RO。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经纳滤处理后,经反渗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反渗透浓缩液返回NF系统进行处理。NF浓缩物由NF浓缩物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然后返回NF/RO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达到排放要求。
水质水量调节处理:由于垃圾渗沥液产量及浓度随季节等诸多因素变化范围大,在此设置调节沉淀池可起到调节渗沥液水质水量、事故维修时保障系统安全、有一定的沉淀作用。COD去除10%,NH3-N通过沉淀也可去除10%。 b) UASB厌氧处理:采用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国内对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中广为应用,此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9%,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20%。c) 一级复合生化处理:此工艺主要针对垃圾渗沥液中COD及NH3-N含量高的特点设计,有效降低渗沥液中的COD值,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NH3-N去除率可达60%。d) 酸化水解设备处理:此工艺针对垃圾渗沥液中含有不易被生化反应直接降解的长链高分子有机物设计,通过酸化水解使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COD去除率达10%。e) 二级复合生化处理:对酸化水解产生的易于生化去除的有机物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60%,NH3-N去除率可达80%。f) 沉淀处理:取上清液,并对污泥进行回流。g) 混凝沉淀处理: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去除渗沥液中所含的磷。h) 曝气生物滤池:对渗沥液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COD去除率达到80%,使出水水质有机物项达到冲洗回用水水质标准。i) 消毒:为防止循环系统内藻类及各种微生物滋生,本工艺对回用水采取消毒措施。消毒采用CLO2进行消毒。消毒设备采用CLO2一套。j) 污泥处理:渗沥液在经过生化处理之后,其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被转移到污泥当中,如果排放污泥,则将形成二次污染,所以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压滤至固体排至垃圾池,混同垃圾进行焚烧处理。k) 浓缩水及反冲洗水处理:板框压滤机压滤污泥出水与曝气生物滤池反洗出水都含有有机污染物,本设计将其回流至调节沉淀池,进行再处理。
水质水量调节处理:由于垃圾渗沥液产量及浓度随季节等诸多因素变化范围大,在此设置调节沉淀池可起到调节渗沥液水质水量、事故维修时保障系统安全、有一定的沉淀作用。cod去除10%,nh3-n通过沉淀也可去除10%。 b) uasb厌氧处理:采用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国内对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中广为应用,此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9%,对nh3-n的去除率可达20%。c) 一级复合生化处理:此工艺主要针对垃圾渗沥液中cod及nh3-n含量高的特点设计,有效降低渗沥液中的cod值,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nh3-n去除率可达60%。d) 酸化水解设备处理:此工艺针对垃圾渗沥液中含有不易被生化反应直接降解的长链高分子有机物设计,通过酸化水解使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cod去除率达10%。e) 二级复合生化处理:对酸化水解产生的易于生化去除的有机物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60%,nh3-n去除率可达80%。f) 沉淀处理:取上清液,并对污泥进行回流。g) 混凝沉淀处理: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去除渗沥液中所含的磷。h) 曝气生物滤池:对渗沥液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cod去除率达到80%,使出水水质有机物项达到冲洗回用水水质标准。i) 消毒:为防止循环系统内藻类及各种微生物滋生,本工艺对回用水采取消毒措施。消毒采用clo2进行消毒。消毒设备采用clo2一套。j) 污泥处理:渗沥液在经过生化处理之后,其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被转移到污泥当中,如果排放污泥,则将形成二次污染,所以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压滤至固体排至垃圾池,混同垃圾进行焚烧处理。k) 浓缩水及反冲洗水处理:板框压滤机压滤污泥出水与曝气生物滤池反洗出水都含有有机污染物,本设计将其回流至调节沉淀池,进行再处理。

7,如何减少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1、初始调节阶段:垃圾填入填埋场内,填埋场稳定化阶段即进入初始调节阶段。此阶段内垃圾中易降解组分迅速与垃圾中所夹带的氧气发生好氧生物降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同时释放一定的热量。2、过渡阶段:此阶段填埋场内氧气被消耗尽,填埋场内开始形成厌氧条件,垃圾降解由好氧降解过渡到兼性厌氧降解。此阶段垃圾中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分别被还原成氮气(N2)和硫化氢(H2S),渗滤液PH开始下降。3、酸化阶段:当填埋场中持续产生氢气(H2)时,意味着填埋场稳定化进入酸化阶段。在此阶段对垃圾降解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兼性和专性厌氧细菌,填埋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O2)、渗滤液COD、VFA和金属离子浓度继续上升至中期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PH继续下降到达最低值,此后逐渐上升。4、甲烷发酵阶段:当填埋场H2含量下降达到最低点时,填埋场进入甲烷发酵阶段,此时产甲烷菌把有机酸以及H2转化为甲烷。有机物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电导率都迅速下降,BOD/COD下降,可生化性下降,同时PH值开始上升。5、成熟阶段:当填埋场垃圾中易生物降解组分基本被降解完后,垃圾填埋场即进入成熟阶段。此阶段由于垃圾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已随渗滤液排除,只有少量微生物对垃圾中的一些难降解物质进行降解,此时PH维持在偏碱状态,渗滤液可生化性进一步下降,BOD/COD会小于0.1。但是渗滤液浓度已经很低。
五、卫生填埋处理 5.1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5.2 卫生填埋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应严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等要求执行。 5.3 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以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5.4 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 5.5 场内应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渗滤液)产生量。 5.6 设置渗沥水收集系统,鼓励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垃圾渗沥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渗沥水也可以进行回流处理,以减少处理量,降低处理负荷,加快卫生填埋场稳定化。 5.7 应设置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填埋气体侧向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对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的,可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 5.8 填埋时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做好压实和每日覆盖。 5.9 填埋终止后,要进行封场处理和生态环境恢复,继续引导和处理渗沥水、填埋气体。在卫生填埋场稳定以前,应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5.10 卫生填埋场稳定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但不宜用作建筑用地。 六、焚烧处理 6.1 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6.2 垃圾焚烧目前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控制标准的焚烧炉。 6.3 垃圾应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停留不少于2秒。 6.4 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应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热污染。 6.5 垃圾焚烧应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有关标准要求,对烟气、污水、炉渣、飞灰、臭气和噪声等进行控制和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6.6 应采用先进和可靠的技术及设备,严格控制垃圾焚烧的烟气排放。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6.7 应对垃圾贮坑内的渗沥水和生产过程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和单独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6.8 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鉴别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可回收利用或直接填埋。属于危险废物的炉渣和飞灰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七、堆肥处理 7.1 垃圾堆肥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于40%的垃圾。鼓励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高温堆肥处理。 7.2 高温堆肥过程要保证堆体内物料温度在55℃以上保持5~7天。 7.3 垃圾堆肥厂的运行和维护应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7.4 垃圾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水可用于堆肥物料水分调节。向外排放的,经处理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要求。 7.5 应采取措施对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处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文章TAG:深圳垃圾渗沥液处理深圳垃圾处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