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小雁塔简介,西安的小雁塔

小雁塔简介,西安的小雁塔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8 13:35:28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西安的小雁塔

zhuque路

西安的小雁塔

2,西安小雁塔简介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位于西安城南荐福寺内,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低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玲珑秀丽的小雁塔与雄伟庄严的大雁塔风格迥异。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建造时共15级,现存13级。塔的底层最高,以上逐层递减,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每层皆有迭涩出檐,檐下砌有两层菱角牙子,形成重檐密阁、飒爽秀丽的美感效果。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合一,成为了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

西安小雁塔简介

3,求一份西安小雁塔景点介绍

在西安还有个小雁塔,也是比较出名的

求一份西安小雁塔景点介绍

4,小雁塔 写清位置年代占地大小外形颜色内部结构及故事

【全称】: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简称或俗称】:小雁塔 【年代】:唐代 【现状】: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碑林区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西安博物院内。详情参考这个吧。。。http://baike.baidu.com/view/16072.html?wtp=tt希望对你有用。。。。
不明白啊 = =!

5,小雁塔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西路与朱雀路十字东南角
小雁塔,全称西安荐福寺小雁塔,简称或俗称荐福寺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6,西安小雁塔资料

  小雁塔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15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小雁塔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第一次自裂自合,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   技术成就: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门票8元   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乘21、29、402路车小雁塔站下车

7,有关西安博物院小雁塔的相关知识

西安博物院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由文物展馆区、小雁塔以及荐福寺为核心的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西安博物院总投资2.2亿元(由国家投资2000万元、西安市政府投资近2亿元),占地面积245亩,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建筑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景龙年间),位于唐朝城荐福寺,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从带回来的珍品而建。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使塔身有一定程度的损毁和倾斜。
西安博物馆适合本市居民没事转转,和历博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历博首先,其设计者就是著名的张锦秋大师,其建筑风格绝对是大师手笔。其次,馆藏文物之丰,不是西安博物馆所能企及的。拥有众多国宝级文物,定期轮展。单是散布馆内草坪上的石兽,都是正儿八经的文物。告诉你一个外人不知的秘密。整个历博展馆你自己都可以目测出来,面积最多占整体建筑的一半不到,剩下的是什么?还有庞大的地下建筑。我曾经在里面文保区呆过,楼道里一间普通的防盗门,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哨兵,还有什么?一部电梯!直通库房。可以说,整个馆内的文物完全可以在内部实现库房——展厅。当然,要看历博,必须要有一定的历史积累,要有备而来。光看热闹,真没啥,也就是一些破砖烂瓦,金银铜铁而已

8,小雁塔的历史沿革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京师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地标。小雁塔在唐、宋朝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关。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资助在长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经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律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后来,为了区别两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战乱,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荐福寺已从最初的开化坊迁入了安仁坊的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发愿修缮小雁塔,将风化严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饰,至今塔身可见白土粉刷的痕迹。明、清两朝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明代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见这里殿堂荒废,遂发愿重修。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赐寺名。“敕赐荐福寺”匾额就是明英宗的御笔。明宪宗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区发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来重修时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层包砖,但没有修复塔身的裂缝(至1965年经过一次整修,才修复了地震震裂的裂缝)。小雁塔原有15层,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遇到华县大地震时塔顶两层被震毁,现存13层。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还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军队占驻。小雁塔还曾成为军事指挥部。到国民党军队撤离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宫已填满了垃圾。
文章TAG:小雁塔简介小雁塔简介西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