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中秋是几月几号,2007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是几月几号,2007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6 01:06:38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现今中秋是几月几号

当前时间是2022年07月10日,距离2022年中秋节还有62天。2022年中秋节是2022年09月10日,星期六,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中秋节又称祭月节,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22北京中秋期间天气情况怎么样?北京中秋期间天气还是比较凉的,就以往的个情况看北京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大陆性季候风气候,而且还是半湿型的,这样的气候可以让你感受到春秋是非常短暂的,就好像是过完了夏天直接就到了冬天一样。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感觉还不是很冷,大概温度也是会在15-24度左右,但是或许稍微的一变天立马就冷了,所以一定要及时增加衣服。

现今中秋是几月几号

2,2007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2007年9月25日 农历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有人则认为,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2007年的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3,中秋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的“祭月节”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后来才调至阴历的八月十五日。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是秋季的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吃的食物1、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2、桂花糕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3、田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4、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中秋是几月几号

4,中秋节是几号几号呢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因此叫做中秋节。中秋节的起源:一、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扩展资料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吃芋头广东潮汕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2、烧塔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5,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2022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年中秋节是几月几号,欢迎大家分享。   一、2022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二、中秋节出游注意事项:“大吃大喝”时防腹泻   1、旅行者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时期。   2、外出旅行前,主动了解所去景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卫生状况以及有无传染病流行等情况,并接受相应的预防接种。秋天气候凉爽,很多人的胃口也变得好起来,在旅游景点发现特色的美味,难免要“大吃大喝”。由于卫生条件的影响和一定程度上的暴饮暴食,肠胃较差的人很容易发生腹泻。   3、一旦在旅行中发生腹泻,轻者可服用止泻药,严重者要怀疑是否受到细菌感染,长时间腹泻不止且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需要到医院就医,以免发生意外。发生腹泻后人的身体容易变得虚弱,最好多卧床休息,在室内稍事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稀粥、面条为宜,多喝白开水。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46]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4]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

6,中秋节是几月几日啊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文章TAG:中秋是几月几号中秋2007年中秋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