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拉萨大昭寺,大昭寺用了多少黄金

拉萨大昭寺,大昭寺用了多少黄金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1 16:49:19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大昭寺用了多少黄金

大昭寺金顶据说修建时用掉了500斤黄金大昭寺金顶有500斤黄金。当时来自阿里古格王国后裔的雅孜王出资500斤黄金给拉萨的大昭寺第一次加盖了金顶,为之后的藏地宫殿寺院加修金顶开了先河。金顶是由红铜之表镏金而成,纯手工制作的金顶镏金工艺,耗时耗工耗人耗力,更为重要是耗财。从十四世纪开始盛行金顶之风开始,一路走来,但凡有点规模的寺院那个不是金光闪亮?用了多少的红铜黄金想想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昭寺用了多少黄金

2,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简介讲解

1、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 2、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4、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5、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6、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简介讲解

3,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简介讲解

1、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 2、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4、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5、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6、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简介讲解

4,求一份大昭寺简介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扩展资料: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佛释迦牟尼像,是唐文成公主(约公元642年)从长安带进西藏的。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公元六世纪末的时候,当时称雄雪域高原的第三十三代吐蕃王松赞干布,将吐蕃王都从雅砻河畔的乃东北迁至宽阔的拉萨河谷。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东方或是西方,和亲是古时候许多王朝为求和平安定而常采用的一种形式。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王室之间的联姻,西汉王昭君远嫁匈奴……。七世纪时,精明强干的松赞干布统一了雪域高原的各个部落后,先是与尼婆罗,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联姻,娶尼婆罗国的赤尊公主为妻,以求吐蕃南方的稳定。尔后,松赞干布又派人远赴长安,迎娶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尼婆罗公主给吐蕃带去了天竺和尼婆罗的佛教文化,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是唐朝先进的农耕、纺织技术。直到现在,在西藏还可看到汉地文化已深深渗入藏民族社会生活之中。象藏医的望、闻、问、切;遍布西藏农区的水磨房;民居墙体的水样花纹;寺庙的金顶和斗拱。我曾注意到,唐代女性服饰后腰垫的特点有两个地方还保留着,一个是藏族妇女,尤其是农区藏族妇女,后腰垫还非常普及。还有一个就是日本女子的和服,不过,后腰垫已成为一种装饰。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圆寂时,他的弟子们恳求佛祖留下真实的形象,以便世世代代指点众生迷津。佛祖点头同意了。弟子们于是塑造了佛祖八岁、十二岁和三十岁不同时期的三尊等身像。其中八岁、十二岁的等身像是请释迦牟尼的奶妈描述了佛祖年少时期的模样后塑造的。释迦牟尼亲自对三尊佛像做了加持以后,就在菩提树下圆寂了。尼婆罗赤尊公主进藏时,尼婆罗国王送给吐蕃赞普的陪嫁礼品是八岁佛等。唐朝文成公主贞观年间带到吐蕃的则是十二岁佛等身像。现在大昭寺主殿前门廊两侧的四尊力士神像,据说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推车的唐朝大力士。当初,文成公主一行刚进入拉萨河谷时,载着十二岁等身佛像的木轮车在一片沙地陷了车。四个大力士费了老大的劲不能移动车半步。文成公主说,看来佛祖愿意被供奉在这里了。于是就让人们用布幔将佛像围了起来。再后来,松赞干布遂了文成公主的心愿,专门修建了供奉十二岁等身佛像的小昭寺,并将寺门面东向着长安的方向。现在,小昭寺门前早已是花岗石铺就的街道,拐个弯,就到了熙熙攘攘的八廓街。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后,又想为赤尊公主建大昭寺,以供奉八岁等身佛像。文成公主用汉地的办法打卦占卜,对松赞干布说,雪域高原是罗刹女魔的形状,拉萨谷地中间的湖泊正是罗刹女魔的心脏。只有在此建寺才能镇压女魔,让吐蕃兴盛。西藏有关拉萨历史的书籍中介绍道,松赞干布听取了文成公主的建议,让白山羊驮土,用井字形木架架在湖面,填一层土,架一层木架,直至把湖填平。在大昭寺大殿的西墙,人们可以清晰地观赏到一幅当年松赞干布率众修建大昭寺的壁画。现在在大昭寺主殿的南墙角,还可看到一个半人高的青石瓮。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发生战乱,大昭寺被洗掠一空,尼婆罗赤尊公主带进藏的八岁等身佛像在战乱中毁于一旦。一些高僧和虔诚的贵族,偷偷将小昭寺十二岁等身佛像藏到了大昭寺的一个小殿内。采取的藏匿办法和后来莫高窟僧人藏匿魏晋唐史籍、卷子、画册一样,用土石将小殿的门封死。再用泥抹平,画上壁画。直到第三十六代吐蕃王赤德祖丹时,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王。吐蕃再次掀起佛教文化热。金城公主查询到十二岁等身佛像的下落后,将佛像从密藏的墙内起出,供奉在了大昭寺。经佛祖释迦牟尼亲自加持过的三尊佛像,八岁佛丧失于战乱。三十岁佛在天竺战乱中,被一些信徒暗送到大帆船上,准备飘洋过海运往他乡供奉。半途遇着风暴,船被巨浪掀翻。三十岁等身佛从此沉没于南印度洋。现仅存于世的就是文成公主带进藏的这尊十二岁等身佛像了。其神圣和珍贵可想而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昭寺

5,游玩拉萨必去景点

  拉萨是一座神秘而古老的城市,这里有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有最特别的宗教仪式。下面是我分享的游玩拉萨必去景点,欢迎大家浏览!    1、布达拉宫   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从松赞干布到十四世的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僧舍、僧官学校、朗杰扎仓、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经院、雪巴列空、马基康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布达拉宫的参观线路相对比较固定,沿着旅行线路指导牌一般不会走偏。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宫前巷35 号   费用:200 元(5 月1 日-10 月31 日);100 元(11 月1 日-4 月30 日)。可以免费参观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城景点。旺季需提前1 天到西门凭身份证领取预约券,第2 天根据预约券所标的时间(提前20 分钟)由正门(南门)进入买票参观,每天限票2300 张。   开放时间:除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外,布达拉宫每天9:00-16:00对游客开放。   到达交通: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中心,从游客集中住宿的北京东路可步行前往,出租车10 元,三轮车3-5 元可抵达。   用时参考:3 小时(不包括领票及排队等待的时间)    2、八廓街(八角街)   是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 也拉萨每天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这里店铺林立,流动的货摊超过千家,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是商店,经营大小各异的转经筒、藏袍、藏刀、生动拙朴的宗教器具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到而来的`各种商品。各种民族的旅行商品集中在周长仅1000 多米的八廓街,可谓物美价廉。此外,八廓街附近还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仓姑尼庵、清真等宗教文化圣地,你大可以充分领略多种文化的神秘碰撞。    3、药王山   海拔3725 米,有小路可至峰顶。药王山上是拍摄布达拉宫较好的角度,尤其是半山腰。在旅行季节的清晨,经常会有密密麻麻的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汇集在药王山上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如果去看,千万别忘了带头灯或手电。药王山后面是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   地址: 在布达拉宫右侧   费用: 10 元费用   到达交通:上山的小路在布达拉宫右侧对面马路、白塔后面    4、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俗称拉萨的颐和园,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为历代喇嘛的夏宫。每当夏日来临,喇嘛便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其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 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已被辟为人民公园。雪顿节期间会有丰富的表演活动。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1 号   费用:80 元/ 人   开放时间:9:30-18:00   用时参考:3 小时   到达交通:到藏医院坐2 路中巴直抵门口,车费每人2 元,在市中心可以步行前往,乘三轮车约4 元,出租车10 元。    5、大昭寺   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建于7 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也是西藏最辉煌的一座叶蕃时期的建筑。大昭寺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转经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是西藏历来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所在,更被称作是“西藏的眼睛”。   地址:拉萨市城关区八角街   费用:藏人免费,游客门票85 元;下午在2 楼平台会有喇嘛辩经,值得一看。每年10 月20 日至次年4 月20 日执行淡季门票35 元。若在大殿内摄影需另付90 元买一张摄影许可,但有些殿内是禁止拍摄的。第一次买票后最好保留门票,以后几天再去时仍然有效。请寺庙里的师傅讲解,50 元/ 次。   开放时间:9:00 - 18:00,大昭寺上午主要是朝佛转经的藏族百姓,虽然也对游客开放,但要等很久。上午所有的佛教开放,下午只有主要的佛殿才开,也用铁链锁上,不能进去参观。但是下午比较清净,而且常会有喇嘛为游客介绍大昭寺的历史和文物,确实值得一听。19:30 左右会有僧人在大殿里诵经,直到21:00,假若感兴趣可以事先和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打好招呼,届时前往观看。   用时参考:2 小时   到达交通:位于市中心,步行前往即可,或乘中巴在藏医院下车,如果坐三轮车则需4 元。    6、哲蚌寺   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哲蚌寺的建筑很多,出名的除了“甘丹颇章”、“措钦大殿”,就是四大“扎仓”和所属康村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措钦大殿旁边的一座西藏最大的厨房。哲蚌寺在全盛的时期有1 万多名僧侣,他们每天早课的时候要喝酥油茶,平时要吃饭,可以想象给这么多人煮水、做饭的锅该有多大。哲蚌寺内喇嘛大都很友善,若能邀得他们陪同游寺,肯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地址:拉萨市西郊10km 处的根培乌山上(海拔3800 米)   费用:120 元,学生票80 元,藏人免费   开放时间:9:00 - 13:00,下午大部分佛殿都不开门   到达交通:从拉萨市区可乘出租车前往,到山脚20 元,到山上30 元。也可从市区坐3 路中巴,只能到达山脚,有时候山下有拖拉机载客上山,1 元/ 人,否则要步行上山,约需半小时。
文章TAG:拉萨大昭寺拉萨大昭寺多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