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的简介

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峰的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1 08:57:56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珠穆朗玛峰位于哪里

本期地理知识介绍:全球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归属尼泊尔还是中国呢?[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中国 地理 地球 地图 科普 知识] 00:00 / 05:4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珠穆朗玛峰位于哪里

2,珠穆朗玛峰的简介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珠穆朗玛峰的简介

3,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介绍

1、珠穆朗玛峰(英语:Mount Qomolangma),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西坡在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在定日县曲当乡,有珠峰大本营),南部在尼泊尔境内,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2、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为“大地之母”。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1975年的珠峰测量值一致;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确测定和公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数据一直采用至今;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新的珠峰海拔高程数据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使用依法公布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数据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介绍

4,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 【简介】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 和 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终年积雪。海拔8844.43米(1975至2005年公认为8848.1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意为“女神第三”。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为了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就是珠穆朗玛峰。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年 印度测量局在英国人主持下,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等。峰顶共有600多条冰川,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位置】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称 “珠穆朗玛”(清康熙帝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第三”。 【地理地形】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 ,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冰川】 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 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 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 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气候】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 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路线】 攀登示意图 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 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 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 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交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山的路线是: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 总计670公里,行程两天,然后再经帕卓区沿简易公路南下,行车110公里后就 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 【环境保护】 1989年,珠穆朗玛峰附近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保护区面积3.5万平方千米,包括聂拉木、定结、定日和吉隆四个县。 旅游者进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时,都要办理一张“通行证”。在这张“通行证”的背面注明有这样的“游客须知”:“当在荒野区徒步旅行时,不要践踏娇嫩的植物或采摘任何植物,请在可行的路上行走。任何种类的垃圾请包装好带出或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内。” 对于来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者来说,这些是必须知道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如果有废弃物,可以生物降解的就挖个坑埋在土里,能烧掉的用火烧掉,不能降解的就用袋子装在车上带走。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沿路的每一住宿地都有垃圾箱,甚至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也设有2个黑色的大垃圾箱。 【高程测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13米。1999年,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50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次测量是在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在2005年10月公布,为8844.43米(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 【登峰相关简史】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en: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新闻 1300万年前珠峰高度可能超过12000米 发布时间:2005-04-16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赵亚辉 加尔户外运动网 (Jial.com) -------------------------------------------------------------------------------- 第四次珠峰综合科考正在紧张地进行。地质学家们在珠峰地区采集到了拉伸变形的岩石样品,经过分析测算发现,在1300万年以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能比现在的8848米要高出很多,曾经超过12000米。 此次珠峰综合科考地质组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院丁林研究员说:“在此次科考中,在珠峰地区的不少地方发现了拉伸变形的岩层,就证明在喜玛拉雅山脉北坡确实存在断裂带,而珠峰就在这个断裂带上。在国际上,这个断裂带也被称为藏南断裂带,长达数千公里,是喜玛拉雅山脉发生地质变化的重要证据。” 据丁林研究员介绍,珠穆朗玛峰在岩石结构上分为三层:接近珠峰峰顶的一层是珠峰层,厚度不到200米,是坚硬的奥陶纪灰岩;第二层是黄带层,也是不易变形的黄色的坚硬岩层,大约500米厚;第三层是北坳层,大约300米以下的部分都属于北坳层。由于岩体坚硬,历史上,前两层基本上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从现在的发现看,北坳层曾经发生过巨大的岩石变形和地质变化。 “根据我们的观测和计算,珠峰北坳层岩石的拉伸率为15%左右,发生拉伸变形的年代大约在1300万年前。”丁林研究员说:“这意味着珠峰的高度在那时可能比现在要高很多。”他举例说: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果长度拉伸为1.5,就意味着高度的边会减少为原来的0.67。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现在珠峰北坳层所在8000米的高度,那时应该是11900米,再加上大约700米-800米变化不大的珠峰层和黄带层,珠峰的高度在1300万年前应该超过12000米。” 据丁林研究员介绍,现有的发现证实,历史上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曾经相互独立,中间隔着新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而珠峰地区,就曾经是新特提斯海的一部分,现在的欧洲的里海、黑海、地中海也都是新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大约从6500万年前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开始向亚洲板块挤压,喜玛拉雅山的主体、青藏高原开始形成。到了1300万年前左右,高度到达顶峰的珠峰由于自身重量太大等多种原因,开始发生断裂,在地壳运动之后逐渐平衡,最终形成现在的高度。
文章TAG:珠穆朗玛峰简介珠穆朗玛珠穆朗玛峰简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