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深圳市 > 上海的风俗,上海的民俗特点 简述20字左右

上海的风俗,上海的民俗特点 简述20字左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2 11:15:10 编辑:深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的民俗特点 简述20字左右

上海的海派文化就是兼容并蓄,比较宽容,务实,高效,开放。

上海的民俗特点 简述20字左右

2,上海有哪些风俗上海的民风是什么样子的

快要过春节了,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里搜集了一些春节的风俗习惯, 欢迎DRLer来说说各地还有些什么特色,呵呵 ... 一:说下你那里过春节有什么好的民俗民风? 供各地仿效,增加春节的乐趣! 二...
上海都是黑色会行为
爱凑热闹管闲事...

上海有哪些风俗上海的民风是什么样子的

3,上海人的生活习惯

上海和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区别主要就是生活节奏快很多也就是紧张啦,一般早上是8点半或者9点开始上班,坐车去的时间平均下来要起码30分钟这样吧,中午自己带便当,一般中午吃不到什么好的,主要靠晚上回去吃夜饭。还有就是上班时间交通拥堵,所以宁愿不开车,做地铁公交快点,开车过那延安路隧道。。。像乌龟爬的一样。这样基本上就是上班族的生活方式,到了周末有辰光要么去健身要么待在家睡懒觉。不过学生嘛,还是很轻松的,和其他地方差别不大。

上海人的生活习惯

4,上海的民俗文化

我是上海人,上海讲究一个弄堂文化。海派文化。弄堂文化就是指我们这一代上海人长大的环境,你可以到上海的城隍庙周边就可以感受到。海派文化你可以看看周立波的段子。里面可以体现到。到了上海你可以看看周边的城市,杭州。苏州。无锡,南京,扬州,镇江。。。。。。。都不错,还可以去朱家角,周庄,乌镇这些地方看看江南水乡 。。上海地处江南,因此,上海的民俗与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处。 上海 开埠以后,日渐成为一个江海通津、人烟稠密、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的城市 ,又给原有的风俗增添新的内容;上海风俗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给您两个网址吧详情:http://www.welao.com/03/010/14.htm参考资料:http://www.welao.com/03/010/14.htm

5,上海都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啊

上海传统习俗介绍: 丁祭:上海旧时在春秋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嘉定的孔子庙是丁祭的活动场所,典仪相当隆重。 浴佛和诵经法会:农历四月初八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之日,沪上寺院都得举行 浴佛和诵经法会,同时山门外有庙会举行。 清明出会:上海旧俗在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有举行祭台会的仪 式。“出会”时排场讲究,前呼后拥,场面热闹。 放爆竹:年初一放爆竹,是上海人自古以来辞旧迎新的习俗,人们祈望着在新的一年里开门大吉。这天人们服装簇新,彼此拜年。 张灯猜谜:正月十五元宵张灯猜谜,弄堂里的小孩拉着兔子灯四处玩耍。黄浦江 中船桅和两岸高楼灯火闪闪、五光十色。 龙华晚钟:每年除夕之夜,龙华古寺都会举行撞“龙华晚钟”活动,人们欢聚在龙华古寺,撞108响“龙华晚钟”,祈安祝福。撞钟、听钟,烧头香,品尝越年面,观看百名和尚迎新祝圣延寿普佛仪式。

6,上海人情风俗

上海人的风俗习惯 如果你见到一个上海人在早晨用开水冲泡昨日剩下的米饭,并以此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请你不要嘲笑,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荡马路”是人们下班后,周末,双休日以及节假日最流行的休闲方式。如果你是个青年小伙子被一个年轻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约去荡马路,小心点!她就要爱上你了。 走亲戚你要记住带点礼物。你一到,主人会寒暄一番,然后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请时主人未入席,请你不要急着动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开始进餐。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会先吃饭。宴席散后,主人不让客人收拾碗筷,并且再次上茶,烟,糖果,瓜子等。有客人在,主人不扫地不打骂孩子。客人告辞,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车站或送上车。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开始时你一定要记住祝愿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头到老”;宴席过半后,新娘再一次换装(一般在宴席中要换三套服装),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参加婚宴的来宾敬酒点烟。记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让,否则会让人不高兴。

7,上海有什么民族风俗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按《南京条约》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历了苏州,宁波,苏北等好几拨移民潮,也曾经是外国人的租界,49年后更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上海所谓的海派文化就是兼容并蓄的文化,比较宽容,务实,高效,开放。 上海传统饮食是浓油赤酱的本帮菜,现代的饮食比较清淡,也许会有人觉得上海菜比较甜那是因为受了无锡一带的影响。上海人也比较喜欢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川菜,比如西餐,都很流行,所以定义一个上海的饮食风格其实没太大意义。 上海的风俗和礼仪是一个国际接轨和中国特色的混合物。既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特征也有一些陋习。这是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外国人和中国人来说,上海是个最不中国的中国城市,所以评论也褒贬不一。不过好在海派文化总体来说是宽容的,自信的,所以也没造成太大的困扰。 上海过年习俗 腊月廿三(过小年):搞卫生,做糖糕,送灶君菩萨上天。 腊月廿四~年卅:迎春日,准备过年,采购年货、贴春联等。 腊月廿五~廿八:择一晚谢年、谢神。 年廿九:小年夜 年卅:除夕,祭祖,吃年夜饭,守岁。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放开门炮仗,开始拜年。 正月初二:后半夜,接灶君菩萨。(接灶有多种说法,有说在年卅的,初四午后的) 正月初三:小年朝,礼佛祭祖,女婿去妻家拜年。 正月初四夜、正月初五凌晨:接路头(迎五路财神)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七:人日,称体重,为小姑娘穿耳洞戴耳环。 正月初八:谷日,徐王庙庙会。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善男信女去玄妙观进香。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 禁忌: 1.年夜饭不能吃完,要剩一点;要讲吃好不可讲吃完;剩饭用红纸封好称“隔年饭”。 2.年初一不能吃汤淘饭(泡饭),不扫地,不倒垃圾。 3.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4.正月初十之后不拜年。
文章TAG:上海的风俗上海的风风俗

最近更新